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别再提起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主要内容 绪论

专题1:科学与文化传统 专题2:古典科学方法

专题3: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专题4:现代科学方法与范式

绪论:科学、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艺术(巫术) 宗教 哲学 科学

技术—实践

“科学”一次的语义 最初译为“格致” (1) 指系统化的知识,即“知识体系”,这是就“科学”最广泛的意义来说的,

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科学概念。它既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2) 指“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和自然技术的统称,不包括社会科学和社会

技术,可以把它称之为一般意义或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概念。 (3) 仅指“自然科学”,这是就“科学”的狭义来说的,是在于技术科学、工

程技术相区别的意义上运用的,包括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科学概念。 (4) 指一种“生活态度或信仰”,在这里,科学具有某种意识形态的性质。“五

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其中的“科学”主要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价值理念来提倡的。

贝尔纳:科学的“五种形象” (1)“一种建制” 社会事业,社会职业 “科学家”(惠威尔,1840) (2)“一种方法” 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采取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有程序性的,也有指导性的。 培根:“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皮尔斯:“科学驱逐怀疑、获得稳定思想的一种方法。” 拉契科夫:“科学是研究事实与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 (3)“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科学的发展是累进式,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性。 原因在于科学具有公认的客观检验标准和方法。 (4)“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这是科学在当代最重要的形象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5)“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的来源”

科学是引起人们哲学世界观、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变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冲突

科学概念的界定

自近代以科学诞生以来,科学的内涵不断地充实和扩展,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

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的社会功能)。(拉契科夫)

关于“方法” “方法”(method)这个概念的愿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在科学研究中指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路径。

“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对方法的解读、概括和总结,即方法的理论形态。

关于“科学方法”

科学是现代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现代”(modern)本身即意味着模式,现代化在精神方法的表现就是科学化。 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就是“摆事实”(实验检验),“讲道理”(逻辑证明)。 两种方法:经验的方法、数理的方法 按作用划分: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层次: 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公理化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按普适性划分:

特殊研究方法 层次: 一般研究方法 普遍研究方法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

社会科学是对社会问题的科学解读。

除了具备科学的一般特征,社会科学的特点,意识强烈受制于文化传统,而是具有更明确的利益牵制,因此往往表现为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欧陆哲学的唯理特征,英国哲学的经验特征。 社会科学方法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学习社会科学方法论应注意的问题 1、方法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科学研究应提倡“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的方法”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方法不是外在的,而是嵌于理论中。

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 重视哲学思考

“认识论要是不同学科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与其说我是一位科学家,倒不如说我是一位哲学家。” “哲学是科学之母。” 唯物主义传统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坚持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那个就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它在基础上具有的统一性。” 狭义相对论揭示的是惯性系中空间、时间、运动的统一性。

广义相对论揭示的是在所有参照系中,空间、时间、运动、物质的统一性。 统一场论所要揭示的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性。 重视逻辑思维

理论构造的公理化方法(源于古希腊,盛行欧陆,顶峰是阿基米德定理) 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完备性和自洽性” 重视想象、直觉的作用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思想实验 献身科学为使命的志业精神 马克思·韦伯 “天职感”(calling) “志业感”(vocation) “无涉利益的知识探寻”

“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以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专题1:科学与文化传统 一、中西文化传统 二、中学与西学 三、中西思维方式

一、中西文化传统

科学的发展与人类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科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联机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发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深远而又深刻。

科学的地域性: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 哲学的地域性: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族思想传统中最深层次的东西,也可称为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化心理 文化特质 科学形态 英国人 经验理性 崇尚实证精神 经验科学发达 培根、休谟 牛顿、达尔文 德国人 理论理性 崇尚思辨精神 理论科学发达 康德、黑格尔 希尔伯特、爱因斯坦 中国人 实用理性 崇尚道德实践 实用科学发达 老子、孔子 四大发明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崇尚道德实践,强调对现实的关怀。海德格尔讲“知死,方知生”,西方人重来世,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重今生,宗教意识淡漠。 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实用理性主要是与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即兵、农、医、(技)艺有密切关系。

从大的方面来说,英国文化和德国文化同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它们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文化。因此,东西方民族在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基本差别可以概括为“实用理性”和“理论理性”的分野。

法国人阿里·马扎海里在其《丝绸之路》这部巨著中引述的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论述中国文化和希腊文化的话可以支持这一观点:“希腊人除了理论之外从未创造过任何东西。他们未传授任何艺术。中国则相反,他们确实传授了所有的工艺,但他们确实没有任何理论。”

二、中学与西学

梁启超: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李泽厚: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何兆武:学武中西之分

相较于西学,中学的特点,一是执著的实用主义,二是格外关心政治。

两种学术旨趣

科学可分析为两个层次:第一种意义的科学指人类理解、解释世界的认识活动,它只以认识真理为最高目的;第二种意义的科学指人类征服、改造世界的技术活动,它以实用为最终权衡标准。

前者可称为理论科学或纯粹科学,其主导精神是理论理性(纯粹理性),它关心的是人类如何建立起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后者可称为实用科学或技术,其主导精神是实用理性(技术理性),它关心的是如何使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技术过程。

在科学认识史上,由此形成了“为求真理而认识”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和“为求实用而认识”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专题2 古典科学方法论 近代科学的高歌猛进 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 科学的社会建制化

一、近代科学的高歌猛进

1543年, 史称科学革命的一年,有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1、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动机:简单、和谐;改革历法

中国人讲和谐强调社会秩序和谐,而西方人讲和谐强调自然秩序和谐。 草创时期:1506—1512年,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1540年,《提纲》 1543年,《天体运行》六卷

哥白尼革命:对人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1600年,布鲁诺(宣传哥白尼观点且加以深入)被烧死 1616年,《天体运行》被列为禁书

两个难题:测不到恒心视差(观察夹角太小)?感觉不到地动?(天体运行迟迟未发表的原因)

2、开普勒的新天文学 “天空立法者”

毕达哥拉斯主义倾向,《神秘的宇宙》

1600年,第谷(擅长观测)和开普勒(擅长数学)会面 1609年,《新天文学》,行星三定律

3、伽利略的新宇宙 自制望远镜(1609年),“天空的哥伦布”

受到迫害的原因:宣传地动说,天地无贵贱之别。(亚里士多德)

4、人体科学革命 维萨留斯:《人体构造》,1543年。批驳盖伦学说的错误观点,此前欧洲的理发师/屠夫负责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上进行解剖,倡导理论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 塞尔维特:心肺循环(小循环),《基督教的复兴》,1553年。 哈维:大循环,《心血运动论》,1628年。

5、实验方法的确立

实验是由观察发展而来。实验高于观察。

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主要区别 实验精神的确立

6、牛顿的伟大综合 1687年,《原理》出版,奠定了他在

归纳法的驴子——恩格斯对牛顿的评价:重在收集证据。 “假说”——形而上:超验的,无法用经验证实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92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