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一)名词解释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
用技术科学。(PPT) 药物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
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
和和溶液的浓度。
平衡溶解度:药物在溶剂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的浓度。(课本P21) 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
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课本P23) 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且出现极
大值,这种现象叫潜溶,这种溶剂叫潜溶剂。
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助悬剂: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絮凝剂:加入适当的电解质,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课本P153)
乳化剂:乳浊液的稳定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
抛射剂:是气雾剂的喷射动力来源,可兼做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2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
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
昙点: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
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Krafft点: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增加,当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
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成为Krafft点。(PPT) HLB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课本P39)
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Z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
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Z值: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课本P186) 酸值:表示油脂酸败严重程度,酸值不仅影响药物稳定性,且有刺激作用。(课本P194) 碘值:油脂中不饱和键的多寡,碘值过高,则含不饱和键多,油易氧化酸败。 皂化值:表示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总量。 等渗溶液:指渗秀压与血浆渗秀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热原:是微生物产后的一种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
所组成的复合体。
崩解时限:是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
所需时间的限度。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3
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
融变时限: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或软化变形或触压时无硬心,水溶性基质的栓
剂应在60分钟内全部溶解。
休止角:是指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角。 振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漏槽条件:是指药物所处释放介质的浓度远小于其饱和浓度,生理学解释为药物在体内被迅速
吸收,制剂的体外包括释放度等测定需要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满足药物溶解-吸收的过程,漏槽条件起到了修正作用,一般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液所需介质体积的3~7倍。
一(二)名词解释
1.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又称固体分散物。课本P347
2.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课本P356 3.聚合物胶束:系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课本P364 4.固体脂质纳米粒:系指以生理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球。课本P397 5.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课本P402 6.缓控释制剂: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是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
度的制剂,药物的释放多数情况下符合一级或higuchi动力学过程。
4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的制剂,一般符合零级动力
学过程,其特点是释药速度仅受制剂本身设计的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胃肠蠕动等因素的影响。课本P419 7.胃内滞留片:是指一类能滞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释放时间,改善药物吸收,有利于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片剂。课本P440 8.胃漂浮片: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胶体及其他辅料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性凝胶骨架
片。课本P440 9.生物粘附片:系采用具有生物黏附作用的辅料,如卡波普、hpc以及壳聚糖等制成的片剂,这种片
剂能黏附于胃肠黏膜,缓慢释放药物并由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课本P441 10.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的,以渗透压作为释药能源
的控释片。
11.水性包衣技术:加入少量水溶性致孔剂的包衣液,在普通片剂上形成微孔包衣片,与胃肠液接触时,
膜上的致孔剂遇水溶解或脱落,使衣膜具有通透性,称为~。课本 (P431) 12.口服定时释药系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
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课本P436 13.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系指用适当方法,使药物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
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释放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课本P441 14.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药循环而选择性地浓
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特定部位的给药系统。
15.被动靶向制剂: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6.EPR效应:大分子物质和脂质在肿瘤组织透过性增强及滞留效应。 17.主动靶向制剂:药物载体能对靶组织产生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制剂。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中大药剂学复习题目及答案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