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2013传统康复方法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沫离伤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传统康复治疗》教学大纲

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供4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

前 言

1、传统康复治疗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临床理论课,本书以基础知识、相关专科知识、专科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多学科相结合,重点阐述针灸、推拿、传统运动疗法及中药内外治等成熟、实用的传统康复方法,简要介绍临床康复中常见症状的康复治疗。

2、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传统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需要人体系统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知识将使学生所学康复治疗技术更加丰富及全面。同时本课程需兼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参考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伤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

4、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立典主编的卫生部 “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第二版《传统康复方法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5、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的内容及*为重点掌握学习,其他的内容为熟悉和一般了解。总学时为108学时(54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学分6分。

6、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出勤占5%,平时作业占15%,见习考核占20%)。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数 见习实训学时数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3

传统方法学原则和评定 经络腧穴

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 中药疗法

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

治疗

合计 总计

6 15 9 9 自学 12 54

108

9 9 12 18 6 54

第一章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第一节 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

目的要求

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学基本概念及包含内容。 2、熟悉中医康复方法的“功能”导向思想。 教学内容

1、传统康复方法的基本概念;

2、传统康复方法学的包含的内容和措施;

3、传统中医康复方法以“功能”为导向的思想。

第二节 传统康复方法的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及思想。 2、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教学内容

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传统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贯穿传统康复方法的三个基本观点。 2、熟悉传统康复方法三个基本观点在方法论上的进一步体现。 教学内容

1、传统康复方法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贯穿传统康复方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 辩证观、功能观;

2、“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在传统康复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

第四节 传统康复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的特色和优势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康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2、掌握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连续和区别。 3、了解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 教学内容

1、中医康复方法所具的特色和优势。

2、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是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结合。

第二章 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合评定

第一节 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学两个基本原则。 2、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评定方法。 教学内容

1、传统康复方法学的两个基本原则。 2、传统康复方法学常见的评定方法。

第二节 传统康复评定:中医基础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发展简史;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2、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阴阳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的组成及概念;熟悉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4、掌握气血精液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熟悉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了解其生成来源。 5、掌握病因病机的概念与分类、病因中的六淫治病特点;了解内伤的组成和七情的治病特点。 教学内容

1、阴阳学说理论、五行学说理论、脏象理论。

2、六淫、七情及内伤的组成与致病特点及精、气、血、精液的组成与致病特点。 3、病因病机的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传统康复评定:中医诊断学

目的要求

1、掌握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操作方法;

2、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辨证思维方法,了解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3、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经络辨证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1、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操作方法;

2、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3、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点。

第三章 经络腧穴 第一节 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掌握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经络的定义;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交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概况;掌握经络的基本作用。

3、熟悉针灸发展简史;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

4、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5、了解经络的标本、气衔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及代表著作。

4、经络的概念、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及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 5、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交接规律。

6、奇经八脉基本概念及任督二脉循行分布。 7、经络的标本、气衔和四海;经络的作用。

第二节 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分类方法、腧穴的主治特点及规律、定位方法;尤其头面部分及躯干、四肢常用的骨度折量寸与指寸法;掌握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 2、熟悉各类特定穴的含义和内容与分布特点;熟悉特定穴歌诀。 3、了解腧穴的发展、腧穴的命名; 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教学内容

1、腧穴基本概念及分类作用。

2、腧穴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 3、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 4、各个特定穴的概念及作用。

第三节 手三阴经络与腧穴

目的要求

1、掌握手三阴经络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2、熟悉手三阴经络上的次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教学内容

1、*手三阴经络的循行;

2、手三阴经络上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极泉*、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第四节 手三阳经络与腧穴

目的要求

1、掌握手三阳经络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2、熟悉手三阳经络上的次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教学内容

1、*手三阳经络的循行;

2、手三阳经络上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迎香;*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秉风、*天宗、*颧髎、*听宫;*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天井、清冷渊、*肩髎、*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

第五节 足三阳经络与腧穴

目的要求

1、掌握足三阳经络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2、熟悉足三阳经络上的次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教学内容

1、*足三阳经络的循行;

2、足三阳经络上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承泣、*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乳中、不容、*天枢、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内庭;*攒竹、*睛明、*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八髎、*志室、*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跗阳、*昆仑、*申脉、*京骨、足通谷、*至阴;听会、上关、*曲鬓、完骨、*阳白、*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第六节 足三阴经络与腧穴

目的要求

1、掌握足三阴经络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2、熟悉足三阴经络上的次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教学内容

1、*足三阴经络的循行;

2、足三阴经络上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大包;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大敦、*行间、*太冲、*蠡沟、*中封、中都、曲泉、*期门、*章门)。

第七节 奇经八脉与及其常用腧穴

目的要求

1、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任督二脉重要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2、熟悉足任督经络上的次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教学内容

1、*奇经八脉的循行;

2、任督经络上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和主治(*曲骨、*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廉泉、*天突、*承浆;*腰俞、*腰阳关、*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上星、*神庭)。

第八节 常用经外奇穴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教学内容

*常用经外奇穴定位和主治操作(*头面部穴位:四神聪、印堂、鱼腰、金津、玉液、牵正;*颈项部:翳明、颈百劳、安眠;*躯干部穴位:夹脊、定喘、肩前、腰眼;*上肢穴位二白、腰痛点、八邪、外劳宫、十宣;*下肢部位:鹤顶、阑尾、胆囊、膝眼、十二井穴、百虫窝)。

第四章 推拿疗法 第一节 推拿疗法简介

目的要求

1、掌握推拿作用原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1-2013传统康复方法学大纲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1-2013传统康复方法学大纲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99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