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李巧璇 陈永晴 杨学儒 来源:《大学教育》2019年第05期
[摘 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在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探析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阐述了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思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在于结合专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第一课堂实验课程,大力建设第二课堂实验课程;建设院级实验实践资源,整合院级校级和社会公共平台多层级资源。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131-04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此同时,创新意识与以敢于行动为内核的创业精神无疑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关键素养,是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之义。
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下文有时称为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风向标,并已呈现出双创教育普及化。我国开展双创教育时间短,经验不足,一些问题仍需不断探讨。2015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近年来,如何系统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验归纳、理论提升的成果较少,制约了双创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一)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含义
Chandler&Hanks将创业能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1],Lumpkin&Dess认为应包括创新精神、冒险倾向和积极行动的能力[2],Chen则认为它包含市场意识、创新精神、管理能力、风险承受力和财务控制力在内的创业能力五维结构模型[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能力的核心在于具有“开创性”特质。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与受雇者的日常工作,在这个变化日益剧烈的时代,都不得不经常面临各种不确定情境,因此个体的敢于承担风险的冒险精神、首创精神、独立判断、果断决策和迅速行动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创业能力的含义已经涉及创新能力,比如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独立意识等,这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