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图文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鸢卿漓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品高考网 gk.canpoint.cn

【参考答案】⑴SO2 碎瓷片(或沸石) 将生成的SO2全部赶出 ⑵SO2+H2O2===2H

+SO24 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加入少量NaOH标准液,将滴定管横放,轻轻转

动,均匀润洗滴定管内壁,然后将润洗液从下端尖嘴处放出,重复操作2~3次 ⑷无影响 ⑸

0.64Vw

【解析】本题为定量实验,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分析,同时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能力。⑴亚硫酸盐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SO2。为防止液体加热时暴沸,一般可加入碎瓷片。因定量实验,需考查减小实验操作误差,通入N2可将生成的SO2全部赶出,保证被吸收液全部吸收。⑵SO2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H2O2所氧化,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SO2+H2O2===2H++SO24。⑶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时,务必注意最后将润洗液从滴

定管下端放出,而不是从上口倒出。⑷用盐酸代替硫酸,生成的SO2气体中混有少量HCl,因SO2用碱液吸收后需再用盐酸调节溶液至弱酸性,因此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对实验结果

-+-2-2-无影响。⑸反应为H2O+SO23+I2===SO4+2I+2H,n(SO2)=n(SO3)=n(I2)=0.010 00 1 mol·L-×V×10-3 L=V×10-5 mol,因此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为:

V?10?5 mol?64 g?molw g?1?1 000 g?0.64Vw g。

7. [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B 解析:钠与水作用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反应

www.canpoint.cn 010-58818067 58818068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 6 页 共 63 页

全品高考网 gk.canpoint.cn

放出氨气。其它选项不正确。这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简单明了,基础题。 8. [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2.8×10、Ksp(MnCO3)=2.3×10?9?11?—1

]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www.canpoint.cn 010-58818067 58818068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 7 页 共 63 页

全品高考网 gk.canpoint.cn

解析:(1)加药顺序一般是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药品,最后再加热。则依次顺序是ACB。考查实验的细节,看学生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引导实验课要真正地上,而不是在黑板上画。

(2)①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 ②由CHClVHCl=CNaOHVNaOH可得出盐酸的浓度为0.1100mol/L,这是简单的中和滴定计算。 ③根据题意碳酸锰的Ksp比碳酸钙小,其中有部分碳酸钙与锰离子反应转化成碳酸锰沉淀,剩余的碳酸钙质量变小,多消耗了碳酸钙,但是由此计算得出盐酸的浓度就偏大了(疑问)。如果将题目改成“称量剩余的固体质量”,由于部分碳酸钙与转化成碳酸锰沉淀,称量剩余的固体质量会偏大,这样一来反应的固体减少,实验结果偏小! ④使Zn粒进入残余清液中让其发生反应。这样残余清液就可以充分反应,如果反过来,残余清液不可能全部转移到左边。反应完毕时,相同时间内则气体体积减少,又排除了其它影响因素,只能从气体本身角度思考,联想到该反应是放热的,就可能想到气体未冷却了。

实验题总体比较基础简单,可能最后一问比较出人意料,难以想到。

9.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6](15分)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 = 1.20×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www.canpoint.cn 010-58818067 58818068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 8 页 共 63 页

-5

全品高考网 gk.canpoint.cn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 。

解析:(1)从酸雨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分析,S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酸性条件下SO3

-2-2-

与NO3是不能共存的。从浓缩后所得的4份试液进行的实验分析可知: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说明有NO3―或NO2-,(6I- + 2NO3- + 8H+ = 3I2 + 2NO↑+ 4H2O或2NO2+ 2I+ 4H= I2 + 2NO↑+ 2H2O);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有SO42―;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4+;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Cl或SO4(生成AgCl↓或Ag2SO4↓,均不溶于稀硝酸),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没有NO2,否则NO2离子能与具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5NO2 + 2MnO4+6H= 5NO3+ 2Mn

2--+

-―

-

―+

2―

--

2+

+ 3H2O)。所以,该酸雨中肯定

2--

存在的离子有SO4、NO3、NH4;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3、NO2。(2)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I- + 2NO3- + 8H+ = 3I2 + 2NO↑+ 4H2O。(3)由于该试液中存在着SO42―,所以,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时要考虑排除SO42―的干扰。检验的方法为: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4)据题目告知,是探究NO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的机理: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磺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SO2 释放到空气中,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催化作用下,SO2 与氧气反应生成SO3 ,SO3 溶于雨水后形成H2SO4。因此当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时,要生成SO3 必须要有催化剂参与,所以NO应该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该是2NO+O2= 2NO2 , NO2+SO2 = SO3 + NO。

答案:(1)SO4、NO3、NH4 ;SO3、NO2 ;S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

与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6I- + 2NO3- + 8H+ = 3I2 + 2NO↑+ 4H2O

2--+

2--2--

(3)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www.canpoint.cn 010-58818067 58818068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 9 页 共 63 页

全品高考网 gk.canpoint.cn

(4)2NO+O2= 2NO2 NO2+SO2 = SO3 + NO ;催化剂

10.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26](15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 碳与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H为非积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Q是 ,R的电子式为 .

(2) 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中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 ,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 (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志为Si和SiO2.先将20.0g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

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硅盐酸的物质量浓度为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氧(或O),(2)过滤,水(或乙醇)

[中%*&国@教育出~版网]

(3)Si+2OH-+H20=SiO32-+2H2,0.17mol/L (4)③④

【考点】硅、碳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www.canpoint.cn 010-58818067 58818068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 10 页 共 63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图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图文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19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