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上第四学月教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30 本文由几笔成诗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 1 课时 课 型 讲读课文 累计课时 80 教学内容 读课文,识字学词,初知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思考两个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 教具准备 教法改进及反思

1

教法改进及反思 给你什么启发? 教 学 过 程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四、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五、本课小结。 25 矛和盾的集合 板矛(máo)盾(dùn) 坚持(chí) 一般(bān) 蜗(wō)牛 书 坦(tǎn)克 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合二为一 战场 大显神威 首次 乱成一团 长处 胜利者 设 计

2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 2 课时 课 型 讲读课文 累计课时 81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3、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二、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老师读课文的结尾。 2、齐读这段话。

3

教具准备 教法改进及反思 教法改进及反思 教 学 过 程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字抄词 1、练习其他7个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四、实践活动 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5 矛和盾的集合 板 矛 → 进攻 集合 书 盾 → 防守 坦克 设 计

4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26 科利亚的木匣 第 1 课时 课 型 讲读课文 累计课时 82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范读指导,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5、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3、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1)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5

教具准备 教法改进及反思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三上第四学月教案1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三上第四学月教案1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71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