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A )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 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对祖国的关系是( A )
A.依存关系 B.隶属关系 C.敌对关系 D.兄弟关系
3、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B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4、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5、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和精神基因的是( C )
A.社会环境 B.风俗习惯 C.文化传统 D.自然条件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D )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劳动 B.爱人民 C.爱科学 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7、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指的是( A )
A、国防 B、国防目标 C、国防意识 D、国防观念
8、始终代表了五千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B )
A、衰败落后 B、团结统一 C、内部纷争 D、对外扩张
9、中华民族立足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是( B ) A、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B、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C、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D、弘扬改革创新朝代精神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诗句反映了以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
传统中的哪一点 ( A )。
1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11、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B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12、 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 A )。
A.爱国主义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振兴中华
13、 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
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 B )。 A.道德传统 B.民族精神 C.精神风貌 D.文化传统
14、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
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指中华民族精神的( B )
A.爱好和平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
15、“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古代寓言,反应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D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6、时代精神内涵的核心是( C )。
A.爱国主义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振兴中华
17、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称之为( A )。
A.国防 B.国防观念 C.国防忧患意识 D.国防责任意识
2
18、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是指( B )。
A.国防目标意识 B.国防观念 C.国防忧患意识 D.国防责任意识
19、推进大陆和台湾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 A.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C.改革创新 振兴中华 D.改革开放和平统一
20、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是( C )。
A.资源型 B.依附型 C.创新型 D.劳动力型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 A、B、C、D )
A、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B、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C、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D、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有(A、B、C、D ) A、热爱祖国,矢志不移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国防观念主要包括(A、B、C、D )
A、国防忧患意识 B、国防献身意识 C、国防价值意识 D、国防法制意识
4、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 B、C ) A、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B、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D、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5、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必须大力推进( A、B、C、D)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3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B、C )
A、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D、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7、热爱祖国是( C、D、 )
A、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去统一世界 C、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8、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当今时代必须要(B、C、D ) A、努力提高GDP,不择一切手段把本国经济搞上去 B、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
C、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 D、维护国家的安全, 维护世界和平
9、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 ABCD )的统一。 A.归属感 B.认同感 C.尊严感 D.荣誉感
10、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 ABCD )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1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体现在( A、B、C、D) A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12、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以下哪些精神,使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和升华?( A、B、C、D)
A.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 B.雷锋精神
4
C.“两弹一星”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
14、报效祖国就是要努力做到( A、B、C、D)
A 存忧国之心 B 立报国之志 C 增建国之才 D 践爱国之行
1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人民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三、判断题
1、爱国主义者并不天然的就是共产主义者。( √ )
2、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 ) 3、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 ) 4、由于科学无国界,所以科学家也是无国界的,无所谓爱不爱国(× ) 5、共产主义社会的爱国主义是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 ) 6、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因此报效祖国之心应有差别。( × )
7、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时期。(√ ) 8、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 9、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 ) 10、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 )
11、爱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情感。(√)
12、“保我国土,爱我家乡”只是对具有较高觉悟公民的道德要求,一般公民做不到。(× )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 ) 14、在当代中国,公民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拥护祖国统一上,不必爱社会主义。( × ) 15、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谈爱国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了。( × )
四、案例分析
1、华罗庚与祖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题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