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携手前行
——论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
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已有了新的形势。不论是两岸人民关系,台湾岛内政局,还是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一切都有了新的情况,新的发展,新的特征。和平统一,离我们越来越近;携手前行,也不会遥远。
当台湾岛内,台风肆虐时,大陆满腔热血慷慨救助;同样,汶川地震时,台湾也伸出了友爱之手。虽然网上仍有许多的埋怨,误解,但相信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期盼两岸能够团结互助,共度难关,毕竟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两岸关系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可是,这发生的一切都不能断了两岸人民期盼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
虽然以陈水扁等为代表的”台独派”,进行了不断的阻挠,但随着台湾岛内政局的不断改变,国民党的重新执政,他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但 两岸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到“1111”(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从“9个热”( 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 、农畜业热、求婚热)到“16个热”( 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 、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如果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台独”是一个只有成本没有收获的买卖。“台独”只有让台湾永远的付出代价与金钱,却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不会让台湾得到尊严,也更没有安全,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两头空。,“台独”绝不会给台湾带来安全,也不会让台湾人民有尊严。台湾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寻求与大陆的真正和解,实现经济的整合,争取互惠双赢。“台独”,没有出路,台湾更没有明天。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一个正在强大的中国,怎会让祖国的宝岛分裂出去?怎会容忍台湾独立?就像台湾不会让台北独立一样,像美国不会让夏威夷独立一样。台湾当局将独立的条件寄托在美国的支持上。然而,即使台湾有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承诺协防台湾,但美国也是有条件的,况且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美国即使不愿让中国统一,承认台湾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但也不会容许台湾搞公开的或法理上的独立,绝对不会。台湾当局的独立决心再大,民意基础再高,也无法抵制13亿中国人民保卫国家领土与主权的意志。只要中国政府与人民不答应,“台独”就绝无成功的可能,台湾仍是中国的台湾。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 ,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统一无望”了吗?
我们必须抱有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人民和政府都还在不断的为之努力。
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或签署和平协议,成为目前两岸的共同主张与目标,但却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工程,是需要经过艰苦、长期努力才能达成的政治目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容与机制十分广泛,就其重点而言,应包括如下几点。一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合作与经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利益机制。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不会有长久的两岸和平发展。二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上述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改善,无法建立两岸和平架构。三是结束敌对状态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在法律层面上改变内战延续的军事对立状态。其中涉及所谓大陆对台导弹部署问题与台湾对外军事采购问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或签署和平协议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