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王子云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1期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政治课三维目标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必须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政治课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166-01
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每个学生学习体验中也不可能心若止水,每个人都有情感,都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新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政治课三维目标之一,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必须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现实中,尽管时代在发展,可我们的观念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旧有观念,缺乏学习的精神,不敢突破创新,许多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难以捉摸、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科学性,有时因其难度大,干脆被教师弃之不顾,另外,在升学的压力下对学生缺乏情感教育的培养,缺少人文的内涵和素养,甚至造成某种道德的缺失。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这是我们应探讨的问题。
1 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
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意识,通过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同时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实施情感教育,在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的宗旨,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情感的传递者,而应做情感的促进者,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极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不同的情感进行教学,学生也就会相应的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应以自己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热诚来感染学生,促使其勤奋学习。否则,使教学会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实施情感教育了。一个具有情感教育意识的老师,则能“神入”政治,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政治,这样就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从而在政治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 创设和谐情境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