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公教育: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如何在国际比较中理解自身优势和大势,就是其中一项重大问题。应认识到,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能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但也不能在国际比较中丢失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明确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一元化的道理。
先来看何谓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一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而带动资本全球流动,劳动力全球流动,雇员招募、原材料购买、重要技术攻关和合作、产品生产和物流、商品销售等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是通过WTO等国际组织形成的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促进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三是金融市场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体系,一国的股市动荡,必定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如美国次贷危机就引发了欧债危机等,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国家和经济主体几乎无一幸免地牵涉其中。
其次,全球化体现为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一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乎一切东西都在线、在场、移动,处处都是地球的中心。一个乡村小镇上发生的事,一夜之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世界性的大事。互联网发展也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就直接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二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重大科研合作攻关、科学人才的招募使用、科研成果的发表、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都越来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技术发展已经突破国界,成为国际性、全球化的一种活动。三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尤其是超音速飞机、高速列车的发展,使人们出行更加快捷便利,感觉到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一种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趋势。但是,全球化并非对所有的国家对每一个人都同样美好。这是因为,各国的历史背景、资源禀赋和基本国情不一样,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红利”不一样,人们的感受也不一样。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往往是规则的制定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或更善于运用甚至操纵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各种工具为本国利益服务,从而使它们在国际竞争中把握着主动权和占先优势。这也造成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全球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国家的一种“文明的”方式和新的手段。结果是,通过贸易战争、货币战争冠冕堂皇地得到的利益,可能比通过发动武装侵略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