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分析
2009年第5期
P—破坏荷载,N;
L—抗折支座上两钢棒轴心间距,mm;
B—试件的宽度,mm;H—试件高度,mm;
试验结果以5个试件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
示。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见表3。
砌块与墙板
是次要因素。通过极差分析优选方案为A3,B1,C1,D1为最优组合。
4.2点图分析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与各因素水平的关系,
见图5。
图5
试件准备图4
试件破坏
试件断面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试验过程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与各因素水平的关系
由图5可以看出各因素与再生混凝土砌块的关系如下:
3.3试验现象观察
加载前期,压力机读数不是很稳定,随着荷载增
a.细骨料取代率:从图中可以看出细骨料取代率在40%~70%之间砌块的抗折强度下降较快,在70%~100%之间抗折强度下降较慢。说明细骨料取代率在40%以内对砌块抗折强度影响较小,超过70%对抗折
强度影响都很大。由于细骨料含量是影响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建议应控制在40%以内。
大,压力机读数均匀增加,试件表面无任何变化,当压力机读数开始减小时,试件表面已经出现细微裂缝,当继续加载时,试件突然断裂为两截,并发出较大的响声,压力机读数迅速减小。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抗折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破坏前没有任何征兆。
本次试验再生混凝土砌块破坏的断裂面,绝大部分直接把再生粗骨料截断,如图4,说明再生骨料抵抗能力特别弱。对于天然粗骨料,断裂与普通混凝土类似,一些截面截断天然粗骨料,一些截面在粗骨料与水泥胶体结合面断开。
b.粗骨料取代率:从图中可以看出,粗骨料取代率在40%~70%和70%~100%之间下降速度基本一
样,且下降速度不是很大,说明说明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线性关系。所以在再生混凝土砌块中,考虑经济因素粗骨料可全部用再生粗骨料。
4试验结果分析4.1极差分析
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抗折强度极差分析
c.水灰比: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水灰比的增加,
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抗折强度成线性降低,这与普通混凝土水灰比与强度的关系基本一样。
D4.013.273.021.341.091.010.33
A
K1K2K3k1k2k3
极差
B3.773.433.111.261.141.040.22
C3.893.313.101.301.101.030.26
3.323.413.581.111.141.190.09
d.用水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水量在130kg/m3~150kg/m3之间,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抗折强度大致成线
性增加,说明随着用水量增加砌块抗折强度增大。但用水量增大时,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增加,生产成本升高,应综合考虑用水量。
综合起来,用水量取150kg/m3,水灰比取0.4,细骨料取代率和粗骨料取代率都取40%,即A3,B1,C1,
由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对于再生混凝土砌块四个影响因素中,D的极差最大,是影响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C的极差,C是影响的重要因素。B和A的极差最小,是次要因素。故根据极差的大小顺序可知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DCBA。
所以再生细骨料掺量是影响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是重要因素,水灰比和用水量
D1组合为最优组合。在这个正交试验中没有出现这个组合,只有第一个配合比A1,B1,C1,D1最接近,其抗折
强度也最高。
4.3线性回归分析
由点图分析可以看出,在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
度与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大致成线性关系,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为:
2009Brick&Tile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