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长 王儒林
“十一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是“十五”末期的2.4倍和2.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长77.3%和91.1%。
这些成绩为我省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全省人民加快振兴吉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力量。《纲要(草案)》指出了“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纲要(草案)》全面分析了我省“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准确定位了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概括地讲,就是要“抓住一个机遇期,突出两个关键词,把握五句话的指导方针”。“一个机遇期”,就是“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许多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必须抓住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两个关键词”,就是要突出“发展”和“民生”。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着力解决生存性、发展性和安全性民生问题,加快富民进程,让改善民生、富裕人民成为推进发展的持久动力。“把握五句话的指导方针”,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五句话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筹经济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科学发展是总纲和基本遵循,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是路径和战略选择,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阶段性目标和奋斗方向,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这是我省“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要完整、系统、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切实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其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到2015年超过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10:50:40,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达到60%,初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幅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要求,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1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