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高频,设计方法,正激,反激,变压器,设计,磁芯,电磁兼容
2.1 简化求解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相对于低频要复杂得多,诸如趋肤效应、邻近效应、畴壁共振等许多因素在低频下可被忽略,而在高频下却变得十分重要。以下几个问题是高频变压器设计中讨论最多的问题。
2.1.1 趋肤深度
当导线中流过高频交流电流时,电流将向导线表面集中,导致导线表面电流密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由于趋肤效应,交变电流沿导线表面向导线中心衰减,当衰减到表面电流强度的1/e时所达到的径向深度,称之为趋肤深度。趋肤深度与电流的频率、导线的磁导率及电导率有关,其关系为:
=
ρ
(1) πµf
图1 交流电阻的计算值与测试值比较:
(a)初次级分开布置时的交流电阻
(b)次级被夹于初级之间时的交流电阻
式中,f 为频率,µ为导线磁导率,ρ为导线电阻率。其中ρ是一个随温度变化的量,对铜导线来说, ρ (T)=17.24[1+0.004(T-20)]·nΩ·m (2) 由(1)、(2)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直流电阻线性增大,交流电阻由于趋肤深度增大而有所减小。其相应的绕组损耗得到部分的补偿[9]。 2.1.2 交流电阻系数
交流电阻系数是变压器绕组的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之比,是高频开关电源设计的重要参数。Dowell在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Dowell模型,给出了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之间的换算系数
Kr=y[M(y)+2/3(m2-1)D(y)]
其中,y=hc/δ,hc为导体厚度(对圆导线hc=0.834dd/s,d为导线直径,s为绕线中心之间距离);δ为100℃时的趋肤深度δ=0.071/f;m为层数;
M(y)=D(y)=
sinh(2y)+sin(y)
,
cosh(2y) cos(y)sinh(y) sin(y)
。
cosh(y)+cos(y)
从图1可知,交流电阻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很接近,只是实测的交流电阻值较理论值稍大一些,这主要是由于Dowell模型假设漏磁平行导体交界面分布,这只有在导体的宽度和厚度之比很大时才近似成立,而且也没有考虑导体之间的邻近效应以及气隙的边缘效应。但由于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偏差不大,因此还是很适用于高频变压器绕组的交流电阻和漏感的预测。
同时,许多论文对Dowell的结论做了修正和发展[12, 15~18],文献[18]指出Dowell模型虽然广泛使用,而且比较有效。可是这个著名的因子并无理论根据,隔年该文作者在文献[12]中通过比较实验值与Dowell模型理论值,为Dowell交流电阻系数计算公式引入了3个修正参数,这3个参数用来校正分析曲线,使其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2.1.3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i与输出功率Po之差是变压器功率损耗。功率损耗可以分解成两个分量:磁芯损耗(又称为铁损)PFe和绕组损耗(也称为铜损)PCu,总损耗PΣ = P F e + P Cu。
铜损的计算具有如下形式:
l2
PCu=Kr ρIRMS (3)
Ae其中,Kr为交流电阻系数,l为绕组长度,Ae为绕组截面积,IRMS为电流有效值。
铁损的计算具有如下形式:
PFe=K1 Ve f K2 B K3 (4) 式中,K1、K2、K3为参数,Ve为磁芯有效体积,f为工作频率,B为磁感应强度。
许多论文对(3)式进行了细化,根据具体情况得出了不同形式的复杂关系式[10,11,13,19]。但总的
此后这一系数便成了高频开关电源设计的研究热点[6,10~18]。首先,很多论文认为Dowell的结论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其使用方便,且与实际值差别不大,因此加以引用[10,11,13,14]。文献[14]通过实验验证了Dowell模型,作者制作了一台变压器,磁芯由两块相同的Q型磁芯组成,用 HP4194A阻抗分析仪测试,得到如图1所示曲线。
32 J Magn Mater Devices Vol 35 No 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方法(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