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期末考试备考资料4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1 本文由清秋瘦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奥鹏在线作业,奥鹏离线作业,奥鹏入学考试,奥鹏期末考试一站式学习资料

福师《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拓展资源

案例1:减税刺激经济?

1961年当一个记者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他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面临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资于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因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的。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自从1964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正如布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顿总统1993年入主白宫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许多议员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案例2: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

财政赤字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某些阶段上也是扩大公共投资、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的重要方式。从历史上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赤字率在短期内都曾出现过较大的波动,如从1981年到2000年的20年间里,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赤字率最高分别达到过6%、%、%、%和%,但其长期赤字率则基本稳定在%左右。上述几国过去20年间平均赤字率分别为%、%、%、%和%。这说明在一定时期根据实际需要实行一些短期的财政赤字,以此换来财政长期的平衡是必要的。归根结底,财政平衡是要以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为基础,脱离经济总体情况的财政平衡既无意义也不可持续。

一般认为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类,一是导致通货膨胀率提高;二是挤出私人投资;三是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资本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但是以上这些结论都是在假设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得出的,当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时,以上这些结论都不能成立。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标志是需求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失业率高等。这时增加赤字可以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不但不会挤出私人投资,还会由于乘数效应而带动、挤入私人投资。

不仅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不同性质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统计中对政府支出没有严格区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很多分析只是笼统地把政府支出作为非生产性的消费支出,由此得出了高赤字将降低储蓄率、减少资本形成并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结论。但实际上,政府投资也可以成为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这对私人部门发展相对滞后的后发国家更是如此。政府公共投资形成的基础设施是高生产性资本,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从另一方面看,政府的投资支出同时形成了资产,政府总的资产负债状况没有恶化,这和其它性质的政府支出只增加政府债务不增加政府资产的情况迥然不同。从历史上看,政府支出中投资比例较高的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高于其它西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福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期末考试备考资料4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福师 《西方经济学》第十五章 期末考试备考资料4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96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