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益表仅对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经实现的收益进行报告,产重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而全面收益报告是针对传统收益表的缺陷提出的,通过它可以对传统收益表进行补充反映,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从有用的业绩信息。 关键词:收益表收益报告中图分类号{ 0 F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6 - 9 X 2 0 )3h- 24 0 17 0 8 ( 080 () 0 0— 1 4
1引言基于传统收益表存在的缺陷,全面收益报告在很多方面在它的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实施也会面临一些困难,下将对这其以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准则委员会F ASBASB
表 l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益表 (一法 )展收表√
综合收益表 (表法 )两√√
权益变动表√
I S A C
√
√
2现有财务报告 (收益表 )陷的缺收益表体现了一种非常狭隘的经营成果观,只反映已经实现的收益,斥或忽它排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得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提供对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全面。 确认计量和报告是财务会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特征的传统收益模式决定了收益表具有确定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的特点,但从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 信息来看,它同时决定了这样的收益表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 传统的收益表对于
已经发生的价值增值不予报告,为管理当局操纵收益敞开方便之门。管理当局受自身利益驱动,有叫‘人为地对收益进行操纵,以便达到意欲达到的目标,而严重损害收益报告的真实从性和公允性。
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丰投资平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切变动。 19年 6月,” 97 FAS B颁布了第 10 3号财务会计准{公告报告全面收益》,正 I ! l j式要求企对外提供全面收益信息。 全面收益的来源丰要有三个方面:由于企、其他 I与进行交易而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由于企业的生产作业而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由于发生物价变动,偶发事件而引起的净资产变动。 报告的思略是在不改变传统收益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与之同等重要的“四第财务报表”或通过战造传统收益表与权益变动表补充Ⅱ绩信窟. k,构建新的业绩报告一
争论的焦点不是应否采用现行价值计量, 而是如何采用现行价值计量,即如何保证计景的可靠性,高计量的可操作性,提并降低计量的成本。
5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制约因素
我国当前的会计改革,基于我们的严峻现实,会计制度在全面加强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得一方面,产使持收益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对尚未“现”即实 的价值变动,如资产评估增值、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过利润表而直接在资产负绕债表上对权益进行“改”篡 (我国会计实务上多表现为“本公积”资 ),同时又有大景的会计事项,如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债务重组收益以及关联方交易差价等又抹去其收益性质,被直接记入资本公积项目。而 这种“箱”操作显然破坏了收益计量的暗贯性与可比性基础,也不便于对财务业绩的全面衡量。一
我国的会计难以适应全面收益报告的要求中,为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因 坚持传统收益确认方式,以历史成本、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为基础。 公允价值运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尚未成熟全面收益报
告将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广泛应用的基本条件是:拥有健全而成熟的生产要素市场、资体系。 本市场,讲求诚信和掌握科学的专业评估埘于全面收益报告的方式,其分歧主技术的评估队伍、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严要集中于已确认但为在损益表中报告的项格的外部监督机制。如果这些基本条件不目应在何种报表中报告,对于这个问题,具备,么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受到限制。 那 FA St AS3及 I c基本上采用了三种不 3 t As,
同的处理方法 (表 1)如。
6我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对策首先,利润表之外编制全面收益表, 作为第二业绩报表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台《面收益准则》尚未对全面收益的全,确认、计量、报告进行规范。可参照西方的经验,结合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的内容,在现有的会计报告体系中增加一张全面收益表。 然后,随着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面收益准则》出台,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全属性的应用。那时,可以编制统一的企业财务业绩报告,同一张业绩报告中列示,在 综合反映全面收益的信息。提供单一业绩报告是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趋势。 西方国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益信息在统一的业绩报告中比在两个业绩报告中报告更为有用,一业绩单报告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容易发现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好地使用综合收益信息评更估公司业绩。
4全面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因为有好多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业绩信息被绕过利润表而按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当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限性,要对有利润表加以改革,改革的基需本思路就是任保留传统收益表的基础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所谓的“四张表”或第“二收益表”第,以构成新的财务业绩报告体系。这种改革趋向,突破 _实现原贝J『 l的束缚,大 r业绩报告的内容使“括收扩总益”观念得以觅分的体现。 全面收益项目与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仔在着密切的内彳联系。一种观点认为, F
随着以价值计量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将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可以说,由于经济环境和会计目 标的转变,历史成本计量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会计界
3全面收益的起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在 FA SB)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
以方便轮换保养和维修,作为固定资产处巡检制度,在故障可能发生前及时提出备理,不计入维修备件费用内。另一类是不可再利用的备件 (大型轴承、齿轮等 )这如,件需求,提前购买。
类备件需求量不大,有一定的订货提前期参考文献要求,这类备件要重点管理,立严格的【】对建 1候新炜,现代库俘决策方法新探 .阳大学洛
学报, 0 24 . 2 0 () 【 2]赵建民,备件库存限量分析及决策模型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9 7 1 . 1 9 ( )【 3】于海鸿,库存决策支持系统 .林大学学报吉 (理学版)2 0 ( ),023 .
24 0
科技创新导报 Sce c a d T c n lg n o a in H r l in e n e h oo y In v t e a d o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面向设备维修的备件库存管理(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