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 软件设计师 真题
[解析] 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方法中,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也可用在已有类似项目开发经验的项目上。
演化模型是一种全局的软件(或产品)生存周期模型,属于迭代开发方法。该模型可以表示为:第一次迭代(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集成)→反馈→第二次迭代(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集成)→反馈→……,即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通过快速分析构造出该软件的一个初始可运行版本,这个初始的软件通常称为原型,然后根据用户在使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原型进行改进,获得原型的新版本。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可得到令用户满意的软件产品。采用演化模型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初始的原型逐步演化成最终软件产品的过程。演化模型特别适用于对软件需求缺乏准确认识的情况。
螺旋模型强调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该模型的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以同步进行开发。其优点是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30、B
[解析] 敏捷开发方法的目标:尽可能早地、持续地对有价值的软件进行交付以使客户满意。水晶法(Crystal)认为每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适用于规模在100~500个功能点的软件。
沟通、简单、反馈和勇气是极限编程(XP)的四大价值观。
并列争球法(Scrum)使用迭代的方法,把每30天一次的迭代称为一个冲刺并按需求的优先级来实现产品。
自适应软件开发(ASD)可作为构建复杂软件和系统的一项技术,其基本概念着眼于人员协作和团队自我组织。
31、C
[解析] McCabe度量法是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该方法认为程序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的复杂性。首先根据程序画出程序图,然后基于图论用图的环路数来度量程序复杂性,即环路数N=e-n+2,其中,e表示有向图的边数,n表示结点数。例如,在图1-3中,e=8,n=6,得到N=8-6+2=4。
本试题的另一种解法是:计算出有向图把平面划分成的区域数。图1-3中有3个闭合区域外加1个开放区域,共4个区域。所以程序图的复杂度是4。
32、A
[解析] 规定功能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错误的作用(软件错误)具有屏蔽能力,则称此系统为具有容错功能的系统,即容错系统。容错的一般方法分为:时间冗余,信息冗余,结构冗余(按工作方法可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而冗余附加技术是为实现冗余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技术。在屏蔽硬件错误的容错技术中,冗余附加技术包括:①关键程序和数据的冗余存储和调用;②检测、表决、切换、重构、纠错和复算的实现。
在屏蔽软件错误的容错系统中,冗余附加技术的构成包括:①冗余备份程序的存储及调用;②实现错误检测和错误恢复的程序;③实现容错软件所需的固化程序。
33、A
[解析] 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相关规定,文档(document):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它具有永久性并可以由人或机器阅读。通常仅用于描述人工可读的内容。例如,技术文件、设计文件、版本说明文件。
在软件工程项目中,文档常用于表示对活动、需求、过程或结果进行描述、定义、规定、报告或认证的任何书面或图示的信息。据此,选项A的说法有误。
34、B
[解析] 按照每次进行维护的具体目标的不同,软件维护可分为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更正性(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中级软件设计师2012下半年上午试题(2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