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上好作文课的尝试
摘要:电教手段的使用给作文课教学创造了崭新的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必要的色彩感、动感、神韵感、情感和美感。电教媒体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拓展写作思路,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探索;思维能力;积累;素材;电教手段
近年来,我在利用电教手段指导作文课教学上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借助录音进行作文指导,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想象能力
我在让学生“写一个场面”的作文课教学中,播放录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写一个场面”,关键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让学生对“场面”有清楚的认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解释概念的抽象办法给学生谈“场面”,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此次作文教学的难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人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
因此,我应用录音手段,给学生一种从声音上的感染,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有一节课我是以《夜走灵官峡》一文配乐朗诵的一段音乐开始的,这是修建成渝铁路热烈的劳动场面。发电机的嗡嗡声、卷场机的震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以及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声,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想象着: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繁忙的铁路工地上,人马车辆络绎不绝,陡峭的山崖上凿石工人正在艰苦地劳动着,机器吼声震荡着整个山谷……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被工人阶级不怕困难、勤劳勇敢、艰苦创业、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境界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思路拓展了,想象力得到了推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要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人思维的过程,主动地、兴致盎然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取得良好效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运用电教手段上好作文课的尝试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