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语言看汉语规范化问题
——语言的创新与规范
繆步华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正以其具有的创新性、简约性、形象生动性、幽默诙谐性等方面的优势,显示着强大的魅力。但在其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同时,也存在粗俗化、英文化、含混化等方面的失范特征,从而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从网络语言的含义、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上,认为既要看到其充满活力的一面,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要积极解决其存在的失范问题,并提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措施、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 类型 特征 规范化
引言
网络交流正在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网上交际也将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交际形式。网络已经成为一条纽带,使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一个特殊的社团里。在这个社团里,人们有自己的内部语言,特别是对于新词新语的创造、使用和传播,更是这个社团的语言标识。不懂得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往往会被认为不入流,初上网的人总被一眼认出并被送上菜鸟、爬虫等雅号。布龙菲尔德认为:“依靠言语相互交往的一群人,叫做一个言语社团”,“人类的高级活动全都来自人与人的密切合作,这协作称为社会,而这协作以语言为基础,言语社团因此成为社会集团中最重要的一个。”[1]
当前,对网络、网络语言及其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的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措施、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