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熟练绘制与识读梁板的结构施工图;
(3)熟练设计钢筋混凝土梁;
(4)熟练绘制与识读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图;
(5)熟练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
3.素质目标
(1)具有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
(2)爱护实验仪器等公共财产;
(3)具有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范;
(4)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课程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材料性能、设计方法、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及偏心受压构件设计。具体为:
① 混凝土强度及变形,钢筋的强度及变形,材料的选用原则,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 ② 可靠度概念,极限状态设计法,荷载及材料强度取值,实用设计表达式;
③ 结构的试验研究方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承载力计算模型
的建立及简化,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双筋及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④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斜截面破坏的受力特征、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简化,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斜截面设计计算;
⑤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斜截面强度计算、预应力损失的估算、应力验算
课程难点
① 受弯构件综合考虑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时,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
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损失的概念及损失计算;各阶段的受力分析;
③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原理中对作用(作用的组合)、抗力(设计强度值)的分类与计算;
④各章有关的构造要求。
(二)教材编写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力学在工作中的应用组织教材内容。
3)、要通过自行编制与工程实践相关的任务单、小组活动项目、工地现场见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路桥涵工程施工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规范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以孙元桃教授主编的《结构设计原理》为主.
(三)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标准(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