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许你笑颜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7卷

20O8年

第1期

1月

eO

V01.27

0g

Ca

No.12008

SC

地.m

质e

科耐

技k情m

报昭y

沁rm

aOn

Jan.

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

董志成“b’。,鲍征宇h。,谢淑云b’c,严

森8

(中国地质大学a.研究生院.b.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通过对大冶市铜绿山铜矿区人工湿地中芦苇的野外调查和Cu、Pb、Zn、cd、Cr5种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该

区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该湿地芦苇对5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累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①芦苇植物体内Zn、Cu、Cd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表现为根>叶>茎,且根组织中Zn、Cu、Cd的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远远高于其他组织(茎、叶),而叶组织中略高于茎组织;②芦苇体内Pb和cr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表现为根>茎>叶,根、茎、叶组织中的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均较高且基本相当,差异不明显。生物富集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芦苇不同组织(根、茎、叶)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根组织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大,且容易富集Pb和Cd;而茎、叶组织的生物富集能力较低,易富集Pb。关键词:有毒重金属;吸收累积模式;生物富集能力;抗性;芦苇;湿地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7849(2008)01—0080

05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1j。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今,矿山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利用湿地对有毒重金属元素污染进行植物修复已成为环境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芦苇作为一种大型的挺水植物,被广泛且成功地应用于湿地中有毒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植物指示、植物修复、植物萃取等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对芦苇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分布、迁移和释放规律及毒害效应等有了一定的认识L2刮;而国内对湿地芦苇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来看,国内外大多基于室内培养实验的模拟研究,野外研究较少;对大型矿山湿地环境芦苇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研究甚少;同时,未见从吸收和累积模式角度的研究。因此,笔者尝试进行铜绿山铜矿尾砂库外人工湿地中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吸收和累积模式的研究,另外对芦苇不同组织(根、茎、叶)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以及芦苇的抗性进行探讨。

东侧的人工湿地,主要承纳尾砂库废水。废水经湿地净化后,与三里七湖、天子湖及大冶湖水体连通

(图1)。尾砂库西为大冶市铜绿山铜矿露天采场,矿石加工及选矿车间也位于附近,矿尘较多。

图1采样点位置

Samplingsites

F嘻1

1.2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如图1所示,于2006年8月下旬(芦苇处于前

生殖生长期)在湿地中7个采样点,配套采集芦苇和底泥样品,共计28件。其中,每个点位至少采集10

株长势良好的芦苇,芦苇水下部位利用采样点附近

的湿地水现场冲洗。

室内先用自来水冲洗芦苇3遍后,按根、茎、叶分离,再用二次蒸馏水冲洗3遍。所有样品在75。C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为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铜矿尾砂库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粉碎成细碎粉末过孑L径为o.28mm(60目)的尼龙筛。实验前在75℃条件下再次

收稿日期:2007一06—18编辑:刘江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2029)作者简介:董志成(1980一

),男,现正攻读生态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生态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9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