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 论
(一)沈万山家致富的原因
以沈万三为代表的沈氏家族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除了聚宝盆、点化术之类不经之谈,有“力田”说和“通番”说两种,按传统说法就是“务本”或是“逐末”。从前引各种第一手材料来看,自沈万三(富)的父亲沈
从湖州南浔镇迁居到长洲县东蔡村(或作东村)以后,充分利用了当地大片抛荒的肥沃田土,在迁居之初,父子可能亲自参与力作。由于经营得法,占田日广,沈家转为招集佃户出租田地、雇佣长短工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主持家业时就已经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传至沈达卿一辈时,沈家“产益广、赀益饶” ,有史籍称其田产多达数千顷。沈家以占有大批田产起家在沈提供的沈汉杰行状中叙述得最详细,《沈伯熙墓志铭》所记虽稍简略,内容却是一致的。《弘治吴江志》说:“万三,长洲人,富甲江南,名闻天下,田宅跨于各邑。” 隆庆《长洲县志》记:“初,吴中首称沈氏曰万三公、万四公昆季,以力农致富埒古素封者。” 据上引杜琼作《王止仲传》,王行称沈达卿为“多田翁”。洪武年间实行粮长制度,选田多纳赋额大者为粮长,沈万三的子孙和姻亲派充粮长的就有好几个。明中期苏州人黄省曾《吴风录》记:“自沈万三秀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沿至于今竟以求富为务。”这类记载还有许多,足以证明沈万三家族是通过占有大片田地,坐享高额地租而致富的。至于“通番”说,只见于个别史籍的一句传说之词,并没有任何具体事实。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2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