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 2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普心) A.小脑 B.脑干网状结构 C.丘脑 D.下丘脑
27.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 )。 A.注意转移 B.分心 (普心) C.注意分配 D.注意集中 28.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 )。
A.行为 B.个体所处的情境 C.个体 D.函数关系 2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3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1.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
A.1~2岁 B.3~4岁 C.7~8岁 D.13~14岁 32.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真题及答案(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