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四、学习和研究公共经济学有什么意义?
五、结合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谈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第二讲 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资源配置中要优先考虑效率原则? 资源配置的内涵
? 资源配置是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为了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而进
行的资源结构优化方式和资源整合过程。其中,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是关键。
? 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效率、公平、稳定和可持续。
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的形成和运行来保证资源配置效率。
– 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是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社会的需要,最大限
度地提高社会福利。这就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正确的评价。
? 价格机制是评价社会需求的一种内生机制。 市场的投入产出效率
? 与投入产出相对应,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报酬方式可以为参与交易者提供激
励,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如果市场信息充分透明,则
– 市场是评价劳动者(一般劳动、管理劳动)贡献的最有效的方式 – 对劳动者贡献的评价反映在各种报酬方式上
– 正确的贡献评价和报酬体系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充分的激励,从而保
证投入产出效率
五、何谓财政均等化?何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什么要稳步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七、何谓混合经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经验,谈谈你对发展混合经济的看法。
? 混合经济,是一种有政府干预色彩的市场经济,强调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互补性,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 1. 双引擎动力机制:既保持市场活力和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由度,又
追求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
? 2. 双向经济决策机制:社会经济决策具有双向性,一是来自个人或企业
的非公共经济决策,一是来自政府的公共经济决策。
? 3. 政府干预和责任共担机制: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人通过职能分工建
立经济合作关系;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范围取决于社会共同利益需要。 ? 4. 公共权力制衡机制:公民有选择政府的充分权力
混合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效率原则——市场原则 ? 公平原则——分配原则 ? 均衡原则——稳定原则
混合经济的发展目标 ? 经济发展目标:
? 物价稳定:一定时期内保持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 充分就业:有就业意愿的适龄人口都能实现就业;
? 经济增长:以GDP衡量的国内人力、物力、财力持续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对外贸易盈余和赤字保持合理水平。
? 社会建设目标:
? 基本民生保障 ? 公共安全保障 ? 社会事业发展
第三讲 公共经济主体
一、公共经济主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 公共经济主体是指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依法以其可支配财力向社会提供公
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类机构或组织。
? 公共经济主体的基本特征:非营利性;公共性;自主性;责任性。
四、为什么政府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必须发展公益事业?
六、为什么私人企业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必须依法获得特许经营资格或国家授权?
七、为什么要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第四讲 公共产品
一、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
? 公共产品是指政府、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等公共经济主
体为满足一般社会需要依法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特征
? ※ 消费非排他性; ? ※ 消费非竞争性;
? ※ 生产不可分性(要么向所有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如国防);
※ 生产自然垄断性(如铁路运输、电力、电信);
※ 投资一过性(初始投资特别大,后期维护经营成本较小,如光缆); ※ 效益广泛性(规模效益巨大,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电视频道); ※ 收费无效性,或获益无因性(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收费成本特别高,如路灯)。
四、公共产品供给有哪些融资形式?请谈谈你对提高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看法。
? 公共产品的融资形式
? 税收 ? 收费 ? 募捐
六、谈谈你对公共产品外部性的看法。
?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者有
害的影响。
? 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 正外部性:一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出乎意料”地增加了其他经济单
位的收益; – 负外部性:一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出乎意料”地损害了其他经济单
位的利益。
? 外部性的基本特征是其外在性,它是独立于既定市场之外而产生的一种经
济后果,并非由于交易双方的合意行为所导致。 ? 公共产品提供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外部性,这是由公共产品自身的特
点所决定的。
? 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公共经济活动增加了其他经济单位的收益。 ? 公共产品的负外部性:公共经济活动损害了其他经济单位的利益。
政府对公共产品正外部性的纠正 ? 建立利益共享和制衡机制,使公共产品正外部性获益者所得利益成为一种
社会公益。
1. 免税:对公益事业实行免税激励。
2. 定向税收:对公共产品正外部性利益课税。 3. 补贴:对公共产品正外部性贡献者给予补偿。 4. 法律制裁:对偷逃税款者依法处于重罚。 5. 教育:社会教化,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损害补偿和制衡机制,使公共产品负外部性受损者所受损害得到合理补偿。
1.行政管制:以行政手段限制公共产品负外部性的产生。
2.税收:如果公共产品造成环境污染,应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产品税。
3.补贴:西方国家有所谓“向污染者行贿”主张,以此让负外部性的制造者放弃输出负外部性。
4.法律制裁:使负外部性制造者受到制裁。
5.教育:通过教育使负外部性制造者悔悟
? ? ? ?
第五讲 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二、请阐述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定,谈谈你对这一假定的看法。 经济人假设
? 所有社会成员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
而相互竞争。
? 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运用到政治科学中,并以此为前提
研究政治市场。
? 政治市场中的经济人分为三类:
? 选民,他们手中的选票相当于经济市场中消费者手中的货币。 ? 政治家,他们通过选民手中的选票来产生,是靠迎合选民意愿而生
活的人。
? 官僚,他们是选民所选择的公共政策的职业执行者。
政治市场中选民的投票行为和投票过程构成了公共经济决策的微观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内容。
? 公共选择过程就是作为集体的选民做出公共经济决策的过程。
? 公共选择的合理性取决于如何进行选择,而不在乎选择结果的好坏。 ? 解决公共选择问题的关键有二:集体行动和偏好加总。这是公共选择的两
大基本问题。由于集体行动和偏好加总都取决于规则,因此规则才是最根本的。公共选择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规则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一种规则,使理性的经济人在自利的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
四、合乎公共选择要求的投票规则有哪些?
?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在非市场决策中,投票是最重要的决策方式。投票是
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行为。社会按照投票制度加总选票做出选择。
一致同意规则:要求合格投票者100%同意票数 ※ 多数同意规则
1. 绝对多数同意规则:要求合格投票者2/3或以上(3/4,4/5,
5/6??)多数同意票数
2. 简单多数同意规则:要求合格投票者不少于1/2多数同意票数 3. 相对多数同意规则:要求多于其他竞争者的合格投票者同意票数
七、何谓“政府失灵”?请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1.“政府失灵”的含义 ?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在经济社会正常运行过程中,政府放弃履行其应
尽的法定职责,或不实施客观上需要且只能由政府实施的公共行为,或实施了客观上不应当法律上也不允许有政府实施的公共行为。 ? “政府失灵”归根到底是由于政府不作为或不当作为所致。 ? 2.“政府失灵”的三种表现形式:
? (1)政府失职:没有依法提供广大民众需要且政府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
品;
? (2)政府失策:政府公共行为受利益集团左右,利益团体出于私利而进
行游说活动,推动政府实行有利于某些特定利益集团却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政策;
? (3)政府失误:没有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导致资源配置效率
低下和官僚腐败现象 第六讲 公共预算
四、什么是复式预算?它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的一种预算编制形式和管理制度。
? 复式预算的内容:其一,是经常预算(或称普通预算、经费预算、统一基金预算),主要包括政府一般行政经费支出,而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各项税收收入以及一部分非税收入。其二,是资本预算(也称为特别预算、投资预算或贷款基金预算),主要包括政府的各项资本性支出,如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投资、对公共工程项目的投资、战略物资储备、政府贷款以及偿还国债和国外借款等支出,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经常预算结余、国债收入和国外借款等。
? 复式预算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是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随后美、英、法、日、印等许多国家也都陆续采用复式预算编制形式。 我国也实行复式预算制。
?
? 复式预算的优点:
(1)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2)有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需求的影响;
(3)有利于通过预算进行宏观调控,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的强有力杠杆。
? 复式预算的缺点:
(1)经常预算支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收入,而一国税收收入在整个预算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这样容易掩盖支出浪费的现象;
(2)资本预算支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举债,如果举债规模控制不当,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
(3)将预算分成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部分,给统一预算科目的划分标准和统一预算编制带来困难。
五、美国政府预算制度及其管理经验对我国预算制度改革有何启示?
第七讲 公共支出
一、公共财政支出应遵循哪些原则?
? 公共财政支出原则是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
(1)依法支出原则。财政支出应依法进行。
(2)效率原则。财政支出应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公共经济学复习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