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8): 598-599.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8.020
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领导下,由性病学组、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刘全忠、徐金华、王千秋、杨森、涂亚庭、齐蔓莉、郑和义、程浩、段逸群、韩建德、杨立刚、邹先彪、何成雄、李玉叶、陈丽、冯文莉、蒋法兴、李维云、李文海、李文竹、孙令、刘巧、柳曦光、施伟民、田洪青、姚志远、李珊山、占城、周维康、伦文辉、李东宁、王群、宋清华、张建中、王宝玺。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疣状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该病传染性强,容易复发,需长时间反复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诊断[1]
(一)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与尖锐湿疣患者有密切的间接接触史,或新生儿母亲为HPV感染者。
2. 临床表现:①潜伏期:3周至8个月,平均3个月;②症状与体征: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肛周和阴囊等,女性为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肛周、阴道壁、宫颈等,被动肛交者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
皮损初期表现为局部细小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增大或增多,向周围扩散、蔓延,渐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赘生物。损害可单发或多发。色泽可从粉红至深红(非角化性皮损)、灰白(严重角化性皮损)乃至棕黑(色素沉着性皮损)。少数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而发生大体积疣,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臀沟,称巨大型尖锐湿疣。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继发感染。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