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及实录
对“天”“地”进行了指责。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善良正直、至死不屈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
(解说:最好是分角色朗读,包括舞台说明和科介要一并读出,为演出作一定的准备,这必须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可选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窦娥、监斩官、婆婆、刽子手和阅读舞台说明及科介。也可让两位同学分别读窦娥的唱词及说白,以增加参与的人数。为激发同学们的参与兴趣,教师也可选一角色或由同学指定角色来参与表演。)
2.识记基本的知识。
出示投影(注意字词)
盗跖(zhí) 前合后偃(yǎn) 罪愆(qiān)
苌弘(chánɡ) 亢旱(kànɡ) 暄(xuān)
盗跖颜渊:跖,传说中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
古陌荒歼:指荒凉的地方。阡、陌,田间小路。
3.学生思考: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
明确:共三个场面,即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是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可概括为:指斥天地(板书);
(二)“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可概括为:诀别婆婆(板书);
(三)“刽子做喝科”至结束,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的场面,可概括为:三桩誓愿(板书)。
四、具体研习课文
1.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1)分析窦娥的形象特征。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明确:窦娥是一位坚强的女子形象,从文章中看,一个“冤”字贯穿其中,由一个冤字引出了窦娥的怨、悲、恨,逐步深入地展示了窦娥的反抗精神,突出了她的刚烈性格。
窦娥从上一场,就先用一支【端正好】的曲子,诉说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接着说冤屈之大可以“动地惊天”。窦娥含冤受刑,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了愤恨。由于内心悲愤到了极点,所以不由得对天地表示怨恨。这就自然引出了下面在【滚绣球】这支曲子中对天地鬼神的指斥、控诉(板书)。既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和悲伤,又表达了对不公正的封建法制和封建秩序的抗议(板书)和否定,很好地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接着在诀别婆婆一部分中,充分展现了窦娥性格的另一面:淳朴、善良(板书)的美好心灵。从窦娥的行动和宾白中我们可以知道,窦娥是刚强的,面对酷刑,坚持正理。但为了婆婆免遭毒打,才被迫屈招。即使是走后街,也是为了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到了如此悲惨的境地,仍在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窦娥的善良性格和美好心灵,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窦娥临死前的希望和要求,也仅仅是央求婆婆顾念自己冤屈而死和生前的孤苦无依,对自己“遇时节将碗凉浆奠”,更突出了这一弱女子的悲惨遭遇。窦娥这善良、美好的心灵更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也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 临刑时的三桩誓愿,尤其是第三桩誓愿,窦娥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是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恨(板书)和坚决抗争(板书),是她反抗性格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窦娥冤教案及实录(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