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原理及网络优化
根据GSM的建议,基站无线信道的跳频是以每一个物理信道为基础的,
因此对于移动台来说,只需要在每个帧的相应时隙跳变一次,其跳频速率为
217跳/秒,它在一个时隙内用固定的频率发送和接收,然后在该时隙后需跳到
下一个TDMA帧,由于监视其它基站需要时间,故允许跳频的时间约为
1ms,收发频率为双工频率。但对基站系统来说,每个基站中的TRX(收发信
机)要同时于多个移动台通信,因此,对于每个TRX来说,能根据通信使用
的物理信道,在其每个时隙上按照不同的跳频方案来进行跳变。
一、跳频的种类及各自实现的方法
GSM中的跳频可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在北电系统中采用的
是射频跳频。
基带跳频是通过腔体合成器来实现的,而射频跳频是通过混合合成器来
实现的。
当采用基带跳频时,它的原理是在真单元和载频单元之间加入了一个以
时隙为基础的交换单元,通过把某个时隙的信号切换到相应地无线频率上来实
现跳频,这种做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而且费用也底。但由于采用的腔体合成
器它要求其每个发信机的频率都是固定发射的,当发信机要改动其频率时,只
能人工调谐到新的频率上,其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不同频率发射机发
射,收发信机在跳频总线上不停的扫描观察,当总线发现有要求使用某一频率
时,总线就自动指向拥有该频率的发信机上来发送信号。采用基带跳频的小区
的载频数与该小区使用的频点数是一样的。
当采用射频跳频时,它是在通过对其每个TRX的频率合成器进行控制,
使其在每个时隙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方案进行跳频。它采用的混合合成器对频
带的要求十分宽松,每个发信机都可使用一组相同的频率,采用不同的MAIO
加以区分。但它必须有一个固定发射携带有BCCH的频率的发信机,其他的
发信机可随着跳频序列的序列值的改变而改变。
两者的区别是:
1、基带跳频采用的腔体合成器最多可配置8个发信机,而且衰耗小,此
时衰耗仅为3.5dB;而射频跳频采用的混合合成器的容量较小,最多可配置4个
发信机,而且衰耗大,当为H2D时,衰耗为4.5dB当为H4D时,衰耗为8dB.显然,当
基站配置较大时,采用混合合成器的基站的覆盖要小.
2、腔体合成器对频段的要求不如混合合成器灵活,混合合成器所带的发信
机可以使用一组频率,频点的间隔要求为200 K;腔体合成器的发信机仅能使
用固定的频率发射,而且所用频点的间隔要求大于600K.
3、基带跳频的每个发信机TX只能对应一个频点,而射频跳频的每个发
信机TX能够发送所有参与跳频的频点。当使用基带跳频时携带BCCH频点的
TX若出现故障,则易导致整个小区的瘫痪,而在射频跳频时则不会出现这类
情况,因为每个TX都能发送BCCH频点,携带BCCH信道的载频优先级最
高,当该载频出现问题时,携带BCCH信道的TDMA帧,能够自动通过另一
个载频发射出去。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GSM原理及网络优化(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