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3 本文由亦可相拥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3.3.24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秕.谷( bǐ ) 收敛.( liǎn ) 确凿.( záo ) 脑髓.( suǐ ) B. 崎.岖( qí ) 祈.祷( qǐ ) 踱.步( duó ) 喧嚣.

( xiāo ) C. 女佣.(yōnɡ) 踌躇.( chú ) 重荷.( hè ) 荒谬.( miù ) D. 骊.歌( lí ) 花圃.( pǔ ) 脚踝.( huá.i ) 涉.

猎( shè )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气势磅礴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惊涛澎湃

B. 浩浩荡荡 炯乎不同 杂乱无章 鲜为人知 C. 人声鼎沸 九曲连环 亦复如是 家喻户晓 D.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惹人注目 契而不舍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

至(稀少) 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心会.

神凝(领会) C. 哽.住(声气阻塞)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 锋芒毕.

露(毕竟) D. 鉴.赏(鉴定) 宛.转(曲折) 锲.

而不舍( 刻 )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 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健体, 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C.受人欢迎的秘诀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D.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理湘江的方案。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 ,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无以 善小而不为” 。

7.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俄国作家 二.填空题(10分) 8.扫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9.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 根。 1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11.《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

三.综合性学习(8分)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

名前几位的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春节团员、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 明你的理由。 (3)请选择两则材料中的一个节日,向你的同学或亲友设计一句问候语与祝福语。 四

.文言文阅读。(1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3.本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作家 。(2分)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世隶.耕( ) (2)伤.仲永( ) 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107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