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文化建设》学习笔记
专题一 新课堂文化建设的背景意义
1、课堂文化的含义?(社么是课堂文化)
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的课堂风气,规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
2、为什么要建设新课堂文化?
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有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3、为什么说建立新课堂文化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大的使命?
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是课程改革前途与命运的决定性力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
4、我心中理想的课堂?
①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
②能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的课堂; ③有效教学的课堂。
5、观察有效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 ①有效果;②有效益;③有效率。
专题二 新课堂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1、新课堂文化建设的目标 ①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②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③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 ④献给学生一个生成的课堂; ⑤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⑥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
2、传统课堂的特征与十大弊端 ①单调的标准化导致固步自封; ②统一的程式化,导致创新匮乏; ③纯粹的应试化导致枯燥乏味; ④极端的功利化导致压抑人性; ⑤流行的填鸭式导致疲于应付; ⑥重结果轻过程导致舍本逐末; ⑦重教法轻学法导致南辕北辙; ⑧重灌输轻探究导致浅尝辄止; ⑨重教材轻学生导致兴趣丧失; ⑩中知识轻能力导致眼高手低。 3、课堂文化建设的构成是什么? ①新课堂精神文化建设; ②新课堂环境文化建设; ③新课堂行为文化建设; ④新课堂教学文化建设; ⑤新课堂教师文化建设。
专题三 新课堂精神文化建设
1、新课堂精神文化的定义:新课堂精神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进行接触、交流、对话二构建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思维范式和行为方式等。
2、课堂精神文化的特征:课堂教学精神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具有特殊性、情境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3、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现实弊端:①教学理念的滞后现象;②教学方法的机械化现象;③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现象。
4、新课堂精神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
①教师当建立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自己的生命活动。 ②教师当建立新的是师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③教师当建立新的课堂交往观——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过程。
5、新课堂精神文化建设的价值观: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②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理念。③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理念。
专题四 新课堂环境文化建设
1、新课堂环境文化建设的含义:依据当代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的和谐的环境氛围。其文化内涵式自由、开放、赏识、激励。
2、新课堂环境文化建设的要求:①教室的净化;②教室的绿化;③教室的美化。
专题五 新课堂行为文化建设
1、教师课堂行为含义以及哪些种类和具体的要求?
①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言、圣像、板书等工具向学生所呈现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包括教学准备行为、导入行为、呈示行为、指导行为和监控行为。
②行为要求:教学准备行为要求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学习者与评价的综合考量;教学导入行为要求教师的教学导入要真实、简短、有情境性、灵活而有效;教学呈示行为要求教师讲述清晰准确、利用媒体促学、板书简洁规范等;教学指导行为要求教师明确要求、激发学生动能等;教学监控行为要求教师灵活、机智并能运用生成性资源。
2、当前教师不规范行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①教师的消极行为;②教师的不道德行为;③教师侵权行为。
3、教师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①受教育权;②人格尊严;③身体健康权;④人身自由权;⑤隐私权;⑥财产权。
4、课堂行为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新课堂行为文化课区分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互动行为。
5、教师课堂行为文化建设有怎样的要求?
①仪表仪容要讲究;②行为举止要文明;③说话言语要得体;④文明礼仪要到位。 6、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文化建设具体有哪些细节要求:
①课堂语言的要求:常用礼貌语;不粗暴的打断学生的发言;不说粗话侮辱学生的人格;批评学生恰如其分。
②教师表情大忌:忌面无表情;忌横眉立目;忌冤家路窄;忌阶级斗争。 ③课堂体态礼仪:进教室时精神饱满,走向讲台要大方、平稳;注意课堂中起立问号;讲课切忌东摇西摆、手舞足蹈、前俯后仰;讲课切忌声音太小、语速过快;上课切忌动辄就发脾气火辱骂学生等。
④批改作业礼仪:精心挑选和布置作业;处理要及时;坚持自己批改作业等。
专题六 新课堂教学文化建设
1、教学文化含义:教学文化是一种持久成型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类型或范式,是教学背景下师生的课堂生活方式。
2、新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方法:①让课堂充满文化意蕴。②在活动中凸显课堂文化。③实现课堂文化价值的整合。
3、新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途径:①建设生态课堂。②建设生命课堂。 4、新课堂教学文化要建设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哪些?
①民主型师生关系;②友爱型师生关系;③对话型师生关系;④期待型师生关系;⑤合作型师生关系。
专题七 新课堂教师文化建设
1、教师文化含义: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学校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
2、教师文化的特点:教师文化具有内隐、潜移性的特点。 3、教师文化建设有何重要性?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教师文化是一中组织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
4、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促进教师从文化行为到行为文化的转变,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成如下具体的目标:①健康的心理状态。②开阔的人文视野。③精深的专业功底。④领先的教育理论。
5、教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程建设中所要求的教师文化,主要是合作文化,生态文化 ,角色文化。 6、教师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是:塑教师之魂和立教师之本。
《优秀教师成长之道》学习笔记
第一章 勤于反思,告别庸碌肤浅的日子
一、带着反思上路
1、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2、反思会让我们从平庸走向优秀。
3、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教育的精彩和我们精彩的教育人生。
二、领着自己过河
1、自我教育,是教师最有效的提升方式。 2、经常开展自我批评,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 3、自我教育,不是自我贬低、自我忌恨。
4、自我欣赏会让我们更加自信,自我陶醉能让我们充满快乐。
三、经常消毒美心
1、我们要经常将自己的心灵在阳光下晾晒,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头脑进行消毒,经常将自己的言行做做“化疗”。在晾晒、净化美化自己的同时,也会将更健康的影响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2、心平气和地做一个教育人,少发一些牢骚,经常给自己的心灵消毒,我们和我们的教育都会变得更加健康、阳光、丰盈、幸福。
四、错误面前无借口
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改过,不是再犯错的理由。 3、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做学生的榜样。
五、和学生一起跳舞
1、和学生共同成长,会让我们的“籽粒”更饱满。 2、和学生在一起,会让我们享受更多的成长快乐。 3、和学生一起,实现教师的共赢。
六、放手让学生监督
1、让学生监督,是调整和完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绝佳途径。 2、真心实意,是接受监督有效反思自我的关键。
3、自觉接受学生监督是我们为师者必须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 微笑带班,拥抱轻松快乐的生活
一、微笑带班,班也微笑
对于教育,微笑是内心的宁静、从容,微笑是言行的智慧高雅。“微笑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微笑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引申和发展。”
1、微笑具有强大力量——微笑,是每个学生最为渴望得到的。 2、微笑,不需要借口——微笑应是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有的姿态。
3、微笑带班,班也微笑——微笑是一种爱的信号,可以“复制”并“粘帖”的。 二、欣赏会创造奇迹
1、指责会招致怨恨,欣赏常创造奇迹。
2、你把学生当作魔鬼,你就挣扎在地狱;你把学生看成天使,你就享受在天堂。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
3、一个教师只有充分地自我接纳,懂得欣赏自己,才能找到好教师的感觉,才能自信地学生、家长等交往,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三、宽容,是爱的花香
1、宽容是爱的花香,会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2、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创造都是在宽容在期待中产生的。 3、宽容源于宽阔的胸怀,没有宽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四、多一些等待,教育就能多一些可爱
1、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我们有一种“花苞心理”,静静地等待花开。 2、等待给了学生宽松,给了自己从容。 3、智慧地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教育。
五、放一放,松一松
1、“生命就是且慢缓一口气再讲,明天再说明天的。”(老舍) 2、“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列宁)
3、放松一下,“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我们还会把这种好的感觉“传染”给我们的学生。
六、幸福何止是一种感觉
1、一个不幸福的教师,他的学生一定也会缺少幸福。
2、幸福不止是一种心境。幸福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幸福是我们每天的姿态,幸福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人生。 4、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有追求有信仰地生活。
第三章 自发自觉,把握专业成长的真谛
一、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1、让“百度”成为习惯,“百度”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2、现代生活不能没有“百度”,因为它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资源。 二、论坛——一个宽广自由的舞台
1、论坛让我们的交流和学习更快捷、更直接。 2、论坛为教师铺就了一条成长的快捷通道!
3、论坛能激活我的思维,让思想得意碰撞,境界得以提升。 三、眯起眼睛,静思一会儿
1、不要在无度的忙中迷失自己,使自己丧失静思的习惯。
2、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静思,从静思中,不断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变得智慧而从容。
3、有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标准之一。静思,是眯起眼睛想问题,想人生的问题,想社会的问题,想教育的问题。
四、再坚持一会儿
1、好习惯的养成,源于坚持。
2、对教育的坚持,将会产生无穷的教育力量。
3、坚持是需要努力和付出的,可是一旦坚持下来,我们将会收获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4、坚持,是对成功的最好阐释。 五、求助,也是一种好选择
1、主动求助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也能帮助我们快捷成长与发展。 2、我们强烈建议教师们经常到相关的教育论坛上寻求帮助和支持。 3、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唯有奉献,才能使人心灵丰满而充实。 六、纳百川,方成海
1、人与人相处是相互的,你如想别人怎样友好地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友好地对待别人。
2、人要往高处走,心要往低处放。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七、踏着名人的足迹
1、我们要用心聆听名师名家的智慧,要积极寻求与名师名家对话的机会,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2、我们要灵活地跟在名师的身后模仿他们的样子,但要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3、学习名人、名师最好的方式就是能跟从名师,拉着名人、名师的“衣襟”前行,最直接地和他进行交流,得到他的“真传”。
第四章 注重积累,收藏教育生活的阳光
一、堆积起来,就是高度
1、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历程、思考的历程和内化成自己智慧的历程。 2、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积累又需要随时进行。 3、一旦爱上“厚积”,“薄发”只是早晚的事。
二、教育,从观察开始
1、做一个智慧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教师。 2、观察,是教育的起点,会让我们觅得大量的教育契机。
3、观察时,我们不能只盯着问题,更要习惯发现学生和班级中美好的东西。 三、经常拿起你的笔
1、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会让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变得更为深入。 2、坚持记工作笔记,不经意间就能成就一个优秀的自我。 3、随手记,会让我们捡到更多的“彩色贝壳”。 四、事事有备而来
1、要做一名专业教师,在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准备”必不可少。 2、“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值! 3、要让准备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常态。 五、写作,让你非同一般
1、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享受写作之乐,对于相对封闭的教师来说,是一大幸事。
2、写作贵在坚持。通过写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通过写作,可以成就一个个性的自己。
第五章 善于沟通,丰盈为人师表的智慧
一、让交流呈水平状
1、对话,是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最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2、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才能让教育变得顺畅而深刻。 3、优秀教师,应该让对话成为一种常态。 二、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1、倾听是做人的智慧,更是教育的智慧。
2、许多问题变得复杂,往往是因为我们说教得太多,而倾听太少。 3、倾听的习惯一旦养成,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信任,是沟通的前提
1、信任,不是对学生放任,而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 2、“诚信考试”就是信任学生的一个典型举措。
3、最好的信任,就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四、教育不是一个人独舞
1、在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在平等尊重前提下的相互言行。 2、互动可以产生激情,可以启迪智慧。 五、逞强,但不逞能
1、逞强可能会显得有些“粗暴”,但往往能像一剂猛药,让学生清醒,让棘手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2、高调做事和“露一手”,也是逞强的常见的表现形式。 3、我们要慎用逞强,智用逞强。 六、示弱,不是软弱
1、示弱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对学生教育的智慧,更是和同事相处的智慧。 2、教师示弱不同于软弱,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3、智慧地示弱,就是人往高处走,心往低处放。 七、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1、走进了学生,教育将会变得快乐轻松。 2、走进了学生,要对学生多一些欣赏和聆听。 3、要从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学生,更要走进学生心灵。
第六章 做好表率,拒绝机械平庸的工作
一、立着是丰碑,俯下身子是真性情
1、你想让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在他们面前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昂首向优秀迈进吧,你身后的孩子们一定能看得到,并悄悄地尾随。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不仅是教育学生,更是教育我们自己。
二、高效,带来教育的高效能 1、科学的教育,呼唤高效。 2、高效,就会产生高效能。
3、高校是一种节约,相对地延长了生命。 三、卫生工作映射出的管理水平
1、卫生工作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能否享受劳动,取决于教师赋予劳动的意义。 3、良好的卫生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高贵气质。 四、放教育的长线——提升家长
1、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也是提升家长的过程。
2、提升家长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水平、教育境界、教育质量。
3、家长是需要适当地培训的,“只有用我们科学的教育思想去给他们‘洗脑’,他们才会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五、感谢你,感动你
1、世界因宽容而精彩,人因感动而幸福。
2、我们要“笑着做教师,乐着做同事,蹲着看学生”。 3、同伴互助,可以帮助我更好更快地成长。
第七章 以爱养爱,坚守教育追求的信仰
一、爱他,就要让他感觉得到 1、没有就没有教育。
2、以爱养爱,是培养学生爱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爱的终极目标。
3、爱学生,还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得到爱的存在,让他们感受到爱个他们的真切力量,让爱的力量成为他们成长的催化剂。
二、良药,不一定苦口 1、没有表扬就没有教育。
2、表扬,是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一剂“良药”。 3、我们要“善用”表扬,也要“善待”表扬,让其更有价值。
三、教育,不需要太精明
1、老师切不可“眼里揉不得沙子”,有时,“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2、适时的“视而不见”,往往能出奇效;事事都熟视无睹,则是一种失职。 四、教育,是慢和坚持的艺术
1、持续关注,是我们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行为方式之一。 2、持续关注,实则是对学生的不懈关怀和无限期待。 3、持续关注,离不开两个基本点:一是爱心,二是智慧。 五、做学生坚实的后盾
1、如果我们从内心深处承认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差异,认为他们的好动、贪玩乃至犯错都是他们的天性所致,那么我们就会对他们多了一份宽容,多了许多期待,甚至会觉得他们的一些错误也蛮可爱。
2、我们要适时地为“坏”学生撑腰,不是包庇,而是信任与期待。 3、要做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贵人,为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第八章 文化育人,提升教育管理的高度
一、以文“化”人,使人“文”化 1、文化育人,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2、让魅力十足的班级和课堂文化引领学生、激励学生,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你的学生也会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3、幸福的、立体的班级和课堂文化构建的引路人是班主任,是我们的老师,而主人是学生自己。班级和课堂文化构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
二、给教育多一些批注
1、给学生做批注,是心对心的交流,是轻快而又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2、“不动笔墨不看书”,是一种深入而有效的读书方式。 3、批注,可以让人生留下更多的“奇迹”。
三、回归写信时代
1、写信,是和学生沟通的一种好方式。 2、写信,会让沟通变得圆滑,让交流变得顺畅。
3、当学生接收到我们写的信的时候,感到的是一种荣幸,信是老师给他们的一份“厚礼”。
四、激情而高效的影响——演讲 1、演讲,是一种充满激情的教育。
2、如果不相让学生在你的说教中麻木,那么,就试着多用演讲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3、奥巴马通过180多次演讲竞选总统,教师经常性演讲会让自己充满魅力。 五、让故事说话
1、让故事说话,从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中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这个效果要远远大于生硬的说教。
2、教师都应该学会用故事说话,这是一项必备的素养。 3、如果能把故事讲给家长们听,将会实现教育的“多赢”。 六、没有谁不渴望听到喜讯的
1、不要在孩子出问题的时候才想起家长,要在孩子成功或进步的时候把喜讯传给家长。
2、同是为了教育,报喜要远胜于报忧。
3、报喜,既能幸福家长,又能激励孩子,更能彰显教育智慧。
第九章 智于借力,开拓教育教学的空间
一、放手,教育的大智慧
1、教师不要让自己的强势掩盖了学生们的光辉,示弱是一种很好的智慧。 2、放开手,让学生“自由呼吸”,教师也因而“减负”。
3、一只手,握成了拳头,攥得太紧、太久,我们会很麻、很累,放开它,一切都会变得轻松、灵活。
二、分享,等于把幸福乘以n
1、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能拥有两个幸福。 2、分享,实际是我们生命的呼吸。 3、网络研讨,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偶尔犯点傻,也是蛮不错的事
1、教育教学中,我们故意出错,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会让他们引以为戒,会让他们深刻反思。
2、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我们都要本着教育和爱的原则。 3、教育艺术的核心,是爱和尊重。 四、让他们经常“比一比”
1、竞争是进步之源,竞争能激发年轻生命的潜能,使之大放异彩。 2、“挑战书”会让各个班级在竞争中共同前进,获得共赢。 五、借力打力,更有力
1、借力打力是一种技法,更是一种智慧。
2、问题,也常常是教育契机,拒绝问题的挑战就是拒绝成长。 3、同样是解决问题,“向内用力”有时会来得更快,也更有效。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我们不是单打独斗的勇士,聪明的教师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 2、在靠自己的力量真的不行时,我们要考虑去搬“救兵”。 3、“救兵”是来救急的,许多问题的解决还要靠我们自身。
第十章 不断超越,创造教育人生的幸福
一、规划,成就教育人生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一名怎样的教育者?那么,现在就开始用心规划吧。 2、规划是我们成长为y优秀教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3、规划的良好习惯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4、没有规划的教育人生,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在漫无目的地飞行。 二、创新,教育的不竭动力
1、教育发展强烈呼唤着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莫过于喜欢并欣赏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展示方式。
3、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创新尝试,让他们体验创新之趣,让他们习惯于创新。
三、不升级,就是倒退
1、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以达到更高的“版本”,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教育。
2、让自己不断“升级”既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3、一个不能自我发展的教师,很难发展好学生。 四、我们需要适时地推介自己
1、适时地推介自己,可以增进别人对我们的了解,可以增强与学生、家长等人的沟通。
2、成功地在学生面前推介自己,往往会让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在不知不觉中成功了一半。
3、在学生面前推介自己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才华展示式”的,可以是“智慧碰撞式”的,也可以是“淳朴感化式”的,但不论怎样,都别忘自己的“真性情”。
五、超越,皆因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的核心就是要克服从众心理,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味,不随波逐流。 2、教师要想从平庸走向优秀,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坚守与众不同的个性。 3、在与众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都享受着成长和奔跑的快乐。 六、努力打造个人的教育品牌
1、让品牌证明你的优秀,让品牌提升你的价值。
2、品牌是优点积累的结果。品牌意识,就是自己心里开出的花朵。
总体体会:优秀是一种品质,为现有的品质开拓完善的眼界;是一种期待,为追求的人们凝聚智慧的力量;要成为优秀教师,我要做的很多,而读书,是成长路上的基石!如果教师把读书摆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读书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发教育的灵感、在写作中提升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满而幸福的。这是一种追求,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断激励自我,才能实现。细想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与书为伴,从苦读到乐读、从乐读到享读,到自然而然的改变提升,读书功力的积淀让他们站在了一块眼界大开的高地,而在现实中我就像郑老师说的“店小二”一样“跑堂”。
三、不升级,就是倒退
1、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以达到更高的“版本”,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教育。
2、让自己不断“升级”既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3、一个不能自我发展的教师,很难发展好学生。 四、我们需要适时地推介自己
1、适时地推介自己,可以增进别人对我们的了解,可以增强与学生、家长等人的沟通。
2、成功地在学生面前推介自己,往往会让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在不知不觉中成功了一半。
3、在学生面前推介自己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才华展示式”的,可以是“智慧碰撞式”的,也可以是“淳朴感化式”的,但不论怎样,都别忘自己的“真性情”。
五、超越,皆因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的核心就是要克服从众心理,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品味,不随波逐流。 2、教师要想从平庸走向优秀,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坚守与众不同的个性。 3、在与众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都享受着成长和奔跑的快乐。 六、努力打造个人的教育品牌
1、让品牌证明你的优秀,让品牌提升你的价值。
2、品牌是优点积累的结果。品牌意识,就是自己心里开出的花朵。
总体体会:优秀是一种品质,为现有的品质开拓完善的眼界;是一种期待,为追求的人们凝聚智慧的力量;要成为优秀教师,我要做的很多,而读书,是成长路上的基石!如果教师把读书摆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读书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发教育的灵感、在写作中提升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满而幸福的。这是一种追求,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断激励自我,才能实现。细想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与书为伴,从苦读到乐读、从乐读到享读,到自然而然的改变提升,读书功力的积淀让他们站在了一块眼界大开的高地,而在现实中我就像郑老师说的“店小二”一样“跑堂”。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新课堂文化建设》和《优秀教师成长之道》学习笔记资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