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诗句的推敲、赏析放置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如李
- 3 -
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句,摘句而论,其精妙之处并不醒豁。但只要放入全篇,其“关键”作用就十分突出:全诗四句,前面两句写洛城夜闻笛声,最后一句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恰好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因此从内容上看“折柳”句是全诗的关键;第三句在全诗中正好处在承前两句写景,启后一句抒情的特殊的“转”的地位上,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章法上看“折柳”句也是全诗的关键。
定向训练一 诗句赏析题的突破训练
1. (201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 “不知溪源来远近”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玡溪不断壮大,一路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但见流出山中花”一句,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此两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色。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注]
②
①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答案 ①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②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③使人展开联想和想像,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练中点拨
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它几乎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内容、形象、情感、语言、技巧、结构等所有的知识点;它可以规定赏析角度(如从炼字的角度),这时就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可以自选角度,答案的自由度很大。
诗句赏析题是一种以诗句为赏析对象的题型,从赏析角度看有定向赏析(如上面第1题)、自选角度赏析(如上面第2题)。答好这种题型,要掌握好三个关键词:角度、效果、分析。 (1)角度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是答好这种题型的关键。除定向赏析外,对那些未规定角度或规定角度较笼统的题该如何切入呢?
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内容角度,一是艺术(形式)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情感等方面来赏析。艺术角度主要是表达技巧角度,另外有意象、语言等角度。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可切入的角度,所以给选择带来了难度。一般而言,要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内容(句意和情感)与表达技巧[有时兼及意象、语言(炼字)]。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切入。如顾及语句位置特点,可考虑结构角度。至于具体到一首诗,到底从哪一个或哪两个角度切入,是要因诗而异的。一般而言,应从特征最明显、最突出的角度切入,类似于表达技巧中的“大中取特、多中取主”。 (2)效果
这是与角度相并列的答题关键词。换言之,答好这种题型,既少不了“角度”,也少不了“效果”。赏析句子之妙,所谓“妙”,就是使用了什么办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在古诗中,艺术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 (3)分析
“分析”,并不能与“角度”“效果”并列,因为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要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赏析”,“赏”是指“角度”“效果”,“析”就是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
另外,要特别注意句子的位置特点,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
- 5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第1部分 第6章 题点训练3 诗句赏析与(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