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4 本文由深黑色的寂寞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中资料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

班级 姓名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

2《虞美人》(李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3.《登高》

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七中资料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5《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

是: , 。

七中资料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

象: , , 。

4.《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

清酒祭月的语句: , 。

5.大江东去,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6《阿房宫赋》(杜牧)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阿房宫赋》是 朝 (作者)写的 (体裁)的典型代表。运用 (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他与 被称为“小李杜”。 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 ; , ” 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

7《师说》(韩愈)

1.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

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

七中资料

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8《劝学》(选自《荀子》)

1、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

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与韩愈的“是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汇总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9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