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1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中国13
亿人口。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
7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
2、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功能区比较
注1:高级住宅区分布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邻;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城市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注2:中心商务区特征 AB——居民区 BC——工业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
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6、中心地理论
理想状态下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的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土地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
人教版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关于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编(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