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仿真卷·地理(二)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农作物异地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大豆性喜暖,开花结荚期适温为20~28 ℃,土壤含水量为70%~80%。经过实验,贵州六枝(26°14'N,海拔约1 359米)的“六月黄”大豆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44°18'N,海拔约468米)成功引种。乌兰乌苏地区除种植“六月黄”等春播大豆外,还从其他地区引种夏播大豆,用于小麦收割后种植。据此完成第1~3题。
1.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低 C.土地较广 D.热量充足 2.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病虫害少 D.热量充足 3.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市场 D.技术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1)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2)和路堤通道(图3)。据此完成第4~6题。
4.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5.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 A.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B.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6.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 ) A.移植雨林树种 B.抛洒动物粪便 C.设游客投食区 D.清除沿途杂草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 A.电力工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业 D.玩具制造业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至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 A.15日14时 B.15日23时 C.16日0时 D.16日11时
11.该地15日23时至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 A.西北风;暖湿 B.西北风;暖干 C.东南风;暖湿 D.东南风;暖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泸州市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全部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制作工序复杂特殊,制作一把伞至少需半个多月。20世纪40年代末,大量油纸伞作坊聚集在珠子街(下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70年代起,由于众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企业出现,大小油纸伞厂纷纷倒闭;21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泸州油纸伞产业开始走向复苏。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分析20世纪40年代末珠子街聚集大量油纸伞作坊的原因。(8分)
(2)说明20世纪70年代起泸州众多油纸伞厂倒闭的原因。(6分)
(3)简述申遗成功对泸州油纸伞产业的有利影响。(8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埃塞俄比亚周边沙漠广布,但有“清凉王国”和“东非湿岛”的美誉。邻国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农业基础薄弱。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这是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电气化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图为埃塞俄比亚位置图。
(1)据图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埃塞俄比亚具有“清凉王国”和“东非湿岛”美誉的原因。(6分)
(3)亚吉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但最终将时速调整为120千米,分析调整的原因。(6分)
(4)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的“新加坡”,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阐述理由。(6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河北省威县将旅游与扶贫深度融合,借助当地农业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游、休闲游、采摘游,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文化,加快脱贫步伐。图1为2017年9月10日,游客在河北威县东夏官葡萄小镇观光游览照片。图2为威县交通区位图。
评价威县发展特色乡村游的条件,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987年以前,库布齐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肆虐的黄沙不仅严重侵害当地的草场和农田,还阻碍了库布齐与外界的联系。为此,当地人下决心在库布齐沙漠里修建一条穿沙岔路,经过科学治理,曾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已被一丛丛沙柳、一片片草地所取代。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并不限于防风固沙,还探索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贫困户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化改善”的治沙生态产业,以及“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库布齐沙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向世界提供防治荒漠化“中国方案”,成为了“中国生态名片”。图1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图2为库布齐模式图。
结合材料,总结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
2018高考仿真卷·地理(二)
1.B 2.C 3.A 4.D 5.A 6.B 7.A 8.D 9.C 10.A 11.B
36.(1)泸州伞历史悠久,技术精湛,(2分)原料充足;(2分)知名度高,可吸引众多客商前来;(2分)珠子街靠近两江交汇处,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2分)
(2)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人工生产成本提高;(3分)钢骨尼龙折叠伞价格较低,且携带方便。(3分)
(3)知名度提高,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扩大,利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8分) 37.(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2分)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崎岖;(2分)裂谷斜穿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2分)
(2)“清凉王国”:纬度低,但地势高,气候凉爽;(2分)“东非湿岛”:东北信风携带海洋水汽;(2分)受地形抬升,降水多。(2分)
(3)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势起伏大;(2分)周围多沙漠,多风沙,使能见度降低;(2分)两国经济欠发达,货运量少,同时降低时速可以节约建设成本。(2分)
(4)赞同:地处红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2分)亚吉铁路修建实现了海陆联运,拓宽了吉布提的服务范围;(2分)位于世界主要石油运输线路上,石油资源较丰富。(2分)
反对:沿海地形崎岖,沙漠广布,筑港条件差;(2分)本国及周边地区经济落后;(2分)经济腹地狭小,货运量小。(2分)
43.有利条件:位于京津冀地区,市场距离较近;(2分)公路、高铁等交通运输便利。(2分)不利条件: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组合状况较差;(2分)基础设施较差,地区接待能力弱。(2分)(条件必须包括有利和不利,答对3点得6分)
建议:加大宣传,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2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2分)加强对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2分)(答对2点得4分)
44.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旱植物,以恢复地表植被;(2分)种植与加工、经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2分)加强政策支持,加大企业资金的投入;(2分)不断探索科技创新;(2分)发展生态旅游;(2分)治沙与民生相结合,加快脱贫步伐。(2分)(答对5点得10分)
赠送模拟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能力押题卷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现有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2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据此完成l-3题。
1.关于城市功能疏解,正确的举措是
A.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污染企业 B.严格审批程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C.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 D.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 2.浙江省的特色小镇
A.由乡镇发展而成,是农村的一部分 B.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 C.由小城市发展而成,是城市的一部分 D.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
3.浙江省特色小镇众多,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人口众多、素质高 C.国家政策优惠 D.特色产业占比高
图1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读图完成4—6题。
4. 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5.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教育水平的差异 C.区域经济的差异 D.居住环境的差异 图2示意世界某岛屿地形。读图完成7~9题。
7.该岛位于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亚洲 8.关于该岛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11月至次年4月,全岛盛行西北季风,北部降水多 B.5月至10月,全岛盛行干燥的东南信风,较为干旱 C.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D.地处低纬地区,全岛全年高温,温差较小 9.该岛
A.地处赤道附近,无飓风袭扰 B.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C.受海洋影响大,静风天气多 D.土壤淋溶作用强,植被稀少
图3为夏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时间变化图,此地该日正午物体影长与物体等长。据此完成10—11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8年高考地理(课标版)仿真模拟卷(二)含答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