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0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选项A,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350×(1-70%)=105(万元);选项B,归属于母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350×70%-100=145(万元);选项D因为个别报表中长期应收款汇兑损失确认财务费用100万元,在合并报表中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合并利润表中应该减少财务费用100万元,分录为:
借: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00 贷:财务费用 100
注意:母公司因对子公司长期应收款产生的汇兑差额不应由少数股东分担,都归属于母公司。通常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指的是在“贷方”,即350×70%是在“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贷方”;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是从“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借方转入“少数股东权益”中的,结转的分录为:借: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贷:少数股东权益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1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并不是未分配利润项目;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不是未分配利润项目,故选项A错误。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2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固定资产与长期借款应该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3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所以A、C、D说法正确。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4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选项A,甲企业业务收支80%都是美元为主,所以记账本位币应选择美元;选项B,乙公司70%的收支使用英镑,记账本位币应选择英镑。选项C、D说法正确。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三、综合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设计“应交税费”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5 【正确答案】 预付款项和预收款项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理由:这两个项目不是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不符合货币性项目的概念。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6 【正确答案】 银行存款汇兑收益=3000×6.80-20360=40(万元人民币); 应收账款汇兑收益=1500×6.80-10225=-25(万元人民币);
长期应收款汇兑收益=7500×0.86-6465=-15(万元人民币); 持有至到期投资汇兑收益=200×6.80-1365=-5(万元人民币); 短期借款汇兑收益=710-100×6.80=30(万元人民币); 应付账款汇兑收益=8144-1200×6.80=-16(万元人民币);
甲公司个别报表中产生的汇兑收益=40-25-15-5+30-16=9(万元人民币)。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7 【正确答案】 长期应收款汇兑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转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合并营业利润。汇兑收益增加合并营业利润=40-25-5+30-16=24(万元人民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汇率变动增加合并营业利润=100×5×6.80-100×4×6.82=672(万元人民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应减少合并营业利润=1×6.82=6.82(万元人民币),上述甲公司业务增加合并营业利润=24+672-6.82=689.18(万元人民币)。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8 【正确答案】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0000+2000)×0.86-(8400+2000×0.85)=220(万元人民币)。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29 【正确答案】 合并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220×80%-15(长期应收款汇兑差额转入)=161(万元人民币)。
【知识模块】 外币折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