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荷塘月色(优质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1:00:51 本文由閺夆晞濮ら埅锟�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执教人:曾庆梅 执教时间:2014.10.2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鉴赏语段,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会自主赏析。 过程与方法

1、 朗诵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优美语言 2、 教师点拨法

3、示范法:详细赏析第四段,教会学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重点是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对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荷塘景色 (PPT1)

月映清荷,风摆弱柳,独斟清茶于盈盈一水间。昔时古人对月畅饮,对酒当歌,感怀世事,直抒笔下,挥毫镌写出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篇,朱老也曾于荷塘月色旁抒己之情,安然于这般的恬淡。有人说,荷塘月色下的自清,是披带着温柔月色的香荷。是如何的一种夜色,造就了如此的佳作;又是如何的一种氛围,轻拂了心灵的弦音,共鸣了数十载后人?同学们,这样的画面美吗?如此美妙的画面,如果老师让同学们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把它描绘出来,你会怎么写呢?那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PPT2),学习一下如何描写景物的。 展示学习目标(PPT3) 二、鉴赏、探究 1、初读

<1>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眉目可以传情,这各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那它主要写了什么景?(荷塘和月色)(PPT4)。由此,我们还可以去想它是怎么写的?这样写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美文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荷塘和月色的段落,并自由朗读一下。 <2>朗读后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四段: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 第五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描写了荷塘周围之景 2、品读美景,体味妙处(PPT5) A、 请同学朗读此段,感受这幅画面

过渡:再次通过朗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幅画面非常美,作者是如何将我们看似普通的荷塘,描写的如此之美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寻找答案(展示图片PPT6——14,让学生先有直观感受,为自主赏析做准备。) B、教师点拨赏析语句

<1>教师提问:本段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示范:在教师指导下,一步一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荷花的 ○1描写荷花的有几句话,请大家朗读出来。 ○2找出所有描写荷花的修饰词

○3其中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使用了什么修辞? ○4作者运用这些修饰词,想要表现荷花的哪些特点? <3>其他几个景物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完成鉴赏

景物 修饰词及修辞 特点 荷叶 田田,高,舞女的裙(比喻),层层 荷花

多,相连,舒展,层次感

零星,白,袅娜,羞涩(拟人) 少,轻柔,妩媚多姿

明珠,星星,美人(博喻) 晶莹,闪烁,纯净,白里透红 荷香

渺茫的歌声(通感) 清淡,飘渺

荷波 凝碧 闪电般(比喻拟人) 多,相连 流水 脉脉 平静 展示本段整体结构(PPT15),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4>播放音频(PPT16),再次感受画面美。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朱老写景的魅力了,在这段荷塘美景中,朱自清还用到了两种特殊的写景手法(通感和博喻即比喻的特殊形式)那我们现在就来体会体会。(出示

PPT17、18、19)

过渡:这么看来赏析写景的文章是有方法可循的,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个方法。 <5>总结方法

1、赏析景物描写的要点(PPT20):

(板书2)找出所写景物

提取修饰词 提取运用的手法 感受景物特点 想象画面

2、分析景物的方法

⒈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绘形、绘声、绘色。

⒉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⒊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三、学以致用(PPT21),学生结合所学方法自主完成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如何写景的? 答案示例: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答如何写景。从点面结合、嗅觉视觉、动静结合的角度即可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

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四、感受情感

过渡:我们具体赏析了第四段的景物描写,了解到景物的特点,感受了荷塘如此宁静唯美的状况,那么,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有着怎样的心情呢?我们尝试着来体会一下。

学生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

究竟大家的感受符不符合全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呢?我们下一节课重点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对于第四段内容的分析,学习了如何赏析一段景物描写,同时也学习了我们该如何描写一段美景,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积极尝试这种方法。 六、作业(PPT22):

1、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自主鉴赏课文第六段

2、以“书”、“爱心”、“友谊”为本体,用博喻手法写三个比喻句。

板书设计:

(板书1)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荷塘周围之景 (板书2)描写景物的方法

找出所写景物

提取修饰词 提取运用的手法 感受景物特点

想象画面

搜索更多关于: 荷塘月色(优质课) 的文档
荷塘月色(优质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6bc2c0z72r4yj9c21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