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代表人物、主张和影响。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作者、主要内容及地位。知道昆曲与京剧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文学作品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及反映的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四大古典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古典小说、昆曲与京剧。 教学难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四大古典小说的图片。
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吗,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四大名著。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阅读教材,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2.教师提问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张各是什么? 探究二:明清小说 师生共同探究:
1.阅读教材,思考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2.教师提问明清世俗文学兴起的时间、主要内容、特点?
1
3.教师出示四大名著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抢答,这些图片出自于哪部书? 4.教师列表出示四大名著的作者、时间、主要内容、价值。 5.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探究三:昆曲与京剧 师生共同探讨:
1.阅读教材思考:昆曲形成原因、时间、特点、影响?
2.京剧形成的时间?在哪些剧种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影响?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