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认读教学之初探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阶段英语的“读”主要是指学生对英语的认读、拼读、朗读、和阅读能力。而认读是指辨认英语字母、单词、句子,并将其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是“读”的基础,是小学阶段“读”的重点之一。
但我在短短6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总是发现小学生“认读”能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如将能与他人流利交流的单词翻开他们就无从下手;再如板书时独立的句子能熟练认读,但如果融入课本读时就存在难度等,这些情况无一不说明学生认读能力的薄弱。那究竟怎样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呢?综合我与其他英语教师的教学实际经验,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活化单词“辅”认读
每个人脑中所形成的表现都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单词认读教学如果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更易于接受。
如动物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他们对于动物单词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通常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或叫声。这样一来,如果教师出示的是图片或动物,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并能很贴切地模仿动物的动作及叫声。但当老师出示相应的单词时,学生却不能认读我尝试让这些动物单词与动物表象联系起来,将单词进行变形美化。如教学“rabbit”这一单词时,将字母bb变成了兔子的两只耳朵,学生们看了,无不拍手叫好,接下去再出示这个单词时,学生几乎都能认读这个单词了。再如“elephant”将p变成大象的长鼻子形状;bee单词中的ee变成小蜜蜂的两只小翅膀等。如此一变,原本生硬的单词变得生动可爱起来,学生对于单词也几乎是过目不忘了。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教师稍稍动动脑筋,这些枯燥的动物词汇就长出了“手”和“脚”,活化成了学生熟知的图像,促进了单词的认读教学。
2.真实情境“渗”认读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如教学【万圣节快乐】时,以故事和人物扮演为导入,我放映了一个人物扮演怪物的场景录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就调动起来。另外在真实的场景中将单词、句型的认读渗透其中,学生既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有身临其境的荣誉感。这样,他们便急于想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我就成功地唤起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初步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为认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3.有效活动“促”认读
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读习惯。针对低段学生,要求学生在跟读课文的时候,必须用手指着句子或单词进行跟读,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