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年)
(送审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湘发〔2012〕6号)精神,着力推进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总纲
1.重大意义。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以来,我省推进城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要素资源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社会,党中央、国务院把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型态、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未来5至10年,将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2.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着力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着力构建“两型”产业和“两型”生活;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着力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水平;坚持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坚持全面发展和可
1
持续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3.发展目标。以宜居宜业为总目标,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超过50%,特大城市6个(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大城市6个(益阳、郴州、永州、邵阳、娄底、怀化),40个县市城区人口发展到20万以上,50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发展到3万以上。全省县以上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8.3%,万元GDP能耗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功能基本完善,城乡人居环境良好,“两型社会”建设效用显著。
二、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4.大力促进城市集群发展。引导空间相邻、人文相通、资源禀赋相近、经济特征相似的城市集群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五轴”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长株潭城市群;“五轴”,即岳阳—郴州城镇发展主轴,株洲—怀化城镇发展轴,石门—通道城镇发展轴,常德—永州,长沙—吉首城镇发展轴。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经济社
2
会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增长极。到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70%,GDP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达到45%左右。
——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统筹发展的深度和水平。抓好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娄底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益阳、常德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规模,促进人口、产业、技术、资本和市场的聚集和融合。到2015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超过 55%。
——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城市群。重点支持郴州大十字城镇群、邵阳东部城市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永州冷零祁经济圈、怀化鹤中洪芷经济圈、湘西吉凤花城镇带、娄底娄涟双城镇群等城镇密集地区的统筹开发建设。
5.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以“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长沙在全省的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全省城镇发展的核心带动和示范作用。长沙中心城区人口到2015年达400万以上,2020年达500万以上;株洲、湘潭中心城区人口到2015年均超过100万。
——岳阳、益阳、常德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亲水特征明显的现代生态城市。岳阳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临江产业带,中心城区人口到2015年发展到100万以上。常德市发展成为中心城区人口过100万的特大城市,益阳市发展成为中心城区人口达80万左右的大城市。
3
——衡阳、郴州、永州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现代宜业宜居城市。到2015年,衡阳发展为中心城区人口过120万的特大城市,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郴州发展成为中心城区人口过80万的湘粤赣边区中心城市;永州发展成为中心城区人口过70万的湘粤桂边区中心城市及我省对接东盟的重要桥头堡。
——怀化、吉首、张家界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和新一轮扶贫开发为契机,着力打造西部重要交通枢纽、边区贸易中心和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到2015年,怀化发展为中心城区人口过50万的大城市,张家界和吉首市中心城区人口扩大到30—40万。
——邵阳、娄底以加快湘中发展、促进湘中崛起为目标,充分利用交通区位条件改善的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到2015年,邵阳、娄底分别发展为中心城区人口过70万和50万的大城市。
6.大力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提速发展。县级市和县城要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扩大非农产业规模,加快县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居住的重要载体。 ——抓紧制定《湖南省小城镇建设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支持100个中心镇和151个特色镇的发展。中心镇要实施扩权强镇,着力增强镇区非农产业集聚能力,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色镇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