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元旅游促销经费,先后赴日本、法国等地开展大规模旅游促销活动。11、建设商业特色街区。建成开放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等9个特色街区。12、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立每年1.3亿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实行“应保尽保”。结合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延续了城市文脉,丰富了旅游内涵。5年前,杭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有5家,现已增加到25家。这充分说明了这几年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取得的巨大成绩。
这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杭州旅游的大发展、大提升,促进了国内游、入境游“两轮驱动”,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旅游新格局的形成。去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数突破3400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数突破15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超过了西安、桂林等;旅游总收入46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6%;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4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80万人。可见,旅游已成为杭州名副其实的“摇钱树”、“金名片”、“发动机”、“主抓手”。没有旅游,就没有杭州的“今天”,也没有杭州的“明天”。
二、“创佳”对杭州意味着什么?
当前,杭州旅游业发展正处在进退消长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增长期、转折期、产出期、竞争期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经受着变挑战为机遇、化困难为希望的严峻考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国家旅游局把杭州确定为全国3个“创佳”试点城市之一,这是国家旅游局对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是对杭州旅游工作的肯定,是对杭州发展旅游业的鼓励和鞭策。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趋利避害、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大机遇。 1、“创佳”必将推动杭州旅游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中国旅游界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荣誉,其“含金量”绝不亚于杭州已获得的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环保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开展“创佳”活动,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批像巴黎、伦敦这样的高知名度国际旅游目的地。谁能在“创佳”上先行一步,谁就能赢得旅游业发展的先机,抢占旅游业竞争的“制高点”,获得进军国际旅游市场的“通行证”。
2、“创佳”必将带来杭州城市环境的大改善。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对城市环境提出了高要求。根据《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指标权重为4,环境保护、旅游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污染控制指标权重为8,与城市环境直接相关的这两项指标,权重合计为12,占80分总分值的15%。可见,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首先要建设全国一
流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这必然带来城市环境的大改善。今天,我们向邵琪伟局长转达了鹏飞同志的建议:“创佳”的环境测评指标应包括治安环境。因为旅游目的地是否安全,是游客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不安全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游客是不会来的。邵琪伟局长已认可这个建议,要求国家旅游局把治安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测评指标。
3、“创佳”必将促进杭州旅游的大发展。根据《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与旅游规划、建设相关的4项指标权重总计为32,占80分总分值的40%,其中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丰度、质量及独特性指标权重为12,自然及文化景观的规划和保护指标权重为4,城市旅游管理、规划、发展及营销指标权重为8,城市合作发展旅游业格局权重为8。这充分说明,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着力点在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业层次。 4、“创佳”必将促进游客和市民满意度、获益度的大提升。根据《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旅游者体验及满意度指标权重为12,当地居民获益度、满意度和参与度指标权重为8,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覆盖面、质量和独特性指标权重为16,与市民满意度、获益度、参与度相关的上述3项指标,权重总计达36,占80分总分值的45%。其中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覆盖面、质量和独特性一项指标,其权重就占总分值的20%,在9项基础标准测评指标中占比最高。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创佳为人民、创佳靠人民、创佳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三、如何实现“创佳”目标?
今天的大会,既是一次动员会,也是一次誓师会,根本目的是动员各级各部门以志在必夺的信心和决心,实现“创佳”目标。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创佳”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城市上水平、人民得实惠”。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坚持“创佳为人民、创佳靠人民、创佳成果由人民共享”,对照《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测评规范》,针对杭州旅游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在“五个着力”上下功夫。
1、着力提升国际化程度。近几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数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接待国内游客8%左右的增幅。但从总体上看,入境游仍然是杭州旅游的一条“短腿”,离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差距。入境游客占比偏低,入境游客人均逗留时间短、花费少,都说明杭州旅游的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要以旅游国际化战略为抓手,完善多语标识系统建设,完善中英双语旅游形象宣传广告和公交线路中英双语站牌设臵,开办公交车双语广播,推进数字电视进宾馆和多语种电视服务,加大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国际化信用服务,着力解决好国际游客的可进入性问题。要切实加强与国外旅游机构、航空公司、新闻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加大在国外旅游市场特别是欧美等远程市场的旅游促销力度,提升杭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2、着力提升旅游产品。旅游经济是一种产品经济,没有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