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师生沟通艺术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09 本文由浅斟朱颜睡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认真思考时的体态语

4、表现接受、合作时的体态语

教师在透视学生的体态语时还必须注意:

1、不能只观察一些个别的体态语,必须要注意口头语言与体态语的一致性以及个别体态语与整个体态语的不矛盾性。

2、体态语所表达的意义可因地、因人、因时、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有一些纯粹是个人的习惯,所以必须仔细区分清楚。

3、由于师生关系中双方角色的固定性,学生的体态语中一些强度较高的消极动作一般不敢明显地表露出来,而更多地倾向于掩饰、伪装自己。因此,教师的心应该比一般人更细,观察力应比一般人更敏锐,敏感度应比一般人更高。

第五章 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

第二节 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一、影响教师体态语效果的主要因素 1、教师的体貌特征 2、教师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3、适当的学习和训练

二、教师体态语运用艺术举要 1、眼神

2、面部表情

3、其他体态语

第六章 积极聆听的艺术

第一节 聆听的陷阱 一、聆听的陷阱

在通常的人际沟通中,善于讲的人往往多于善于听的人。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我们想向别人倾诉心声时,对方却往往急于发表意见或下判断。试想,作为教师的你,在聆听学生说话时,是否不经意地堕入以下的陷阱。 1、说教和训话 案例

2、过早指导 案例

3、放错重点 案例

4、打断话柄 案例

5、表面专注 案例

以上几种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时经常发生的错误。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聆听的习惯,是我们力求要去避免的 几种错误的聆听习惯

二、教师平常不注意聆听学生讲话所造成的后果

教师和父母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如命令、警告、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反抗,然而,学生们还有一个常有的反应是变得顺从、依赖和沉默,或因为得到老师太多的服从性指令而变得极度的依赖。”这些沟通的后果是违背教育本身初衷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就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

三、自我中心意识──教师不愿意聆听学生的原因 具体而言,分析教师聆听学生不良有以下一些的原因: ⒈我们只关心学生的结果,不关心学生心理的过程; ⒉不喜欢讲话者或所讲的内容; ⒊我们认为有许多事情要做; ⒋不明白聆听的用途;

⒌有太多分心的事情,很难集中精力聆听; ⒍我们聆听学生仅仅是为了教训学生。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四、帮助学生确立“问题归属意识”──教师聆听的价值所在

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事实上,学生是在这种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成长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身是正常又合理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发生是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是教师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应该是学生承担的责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个问题我要自己来解决,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意识。这种意识称为“问题归属意识”。学生如果能够逐渐、主动地来把握他自己的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从中逐渐学会积极地来面对自己成长中的挑战,学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而勇于承担责任。在这样的独立意识引导下,学生们变得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责任感,也同时会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能够养成自信、自主和独立性。 案例

第六章 积极聆听的艺术

第二节 积极的聆听技巧 积极聆听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更理解学生,随之带来更好的交流效果。 一、教师何时可以运用积极的聆听技巧

二、积极的聆听技巧

积极的聆听技巧包括以下技巧: 1、专注行为

案例

2、简述语意 案例

3、善于提问

4、用简洁具体的语言来回应

案例1

案例2

第六章 积极聆听的艺术

第三节 有关积极聆听的几个运用原则 本节我们将来探讨教师在对学生使用积极聆听这个方法时,还要贯彻哪些沟通原则,以保障聆听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一、身体的参与

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了面对讲话的学生,用点点头或适当的评论来显示你跟着对方的思路。同时身体稍稍朝前倾斜,这表示在集中注意力聆听对方讲话。不要交叉双臂,也不要翘起腿。 二、心理的参与

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而是注意去聆听学生讲话时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评价,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 三、检查

如果教师不敢肯定自己所听到的或理解的是否正确,就需要检查一下。 四、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聆听的效率。其中的关键是: (一) 给予讲话者时间去讲完他的内容。 (二) 让讲话者不间断地讲完。 (三) 抓住重点。

(四) 给出非语言信号(例点头、眼睛接触、赞同声),表示在聆听。 (五) 记住讲话者所讲的内容。 案例

第七章 处理学生问题的几种有效模式

第一节 “我向讯息”的表达模式 一、三种教师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沟通讯息 1、 解决式讯息

是指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来调整其行为:作为一个学生他(她)“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可以”怎么做。教师通过这样的讯息向向学生传递如何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期望学生接受。 解决式讯息种类

2、 贬抑式讯息

这种讯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贬低学生的人格。 贬抑式讯息种类

3、 迂回式讯息

包括逗趣、戏弄等语意。例如:“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觉得我在教一个猴子班”,“你的脚发出的声音比你的嘴中读书的声音还要好听一些”。教师在使用迂回式讯息的时候,是希望学生听懂这些话中的言外之音,也明白不能对学生采用解决式讯息和贬抑式讯息,因为它们有许多不良的后果。但是,学生经常会不了解这些言外之音,有时候即使明白,也会认为“教师太做作了”而失去了对教师的信任。

以上的三种讯息,在教师解决问题时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沟通效应。

二、“我向讯息”的表达

如果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这样的讯息叫“我向讯息”。“我向讯息”是将责任置于问题的归属者──教师的内心。“我向讯息”比“你向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

“我向讯息”的一些沟通效应

教师如何来向学生表达“我向讯息”呢?它包括以下三个沟通内容的表达。 1、应该能够使学生听出对教师造成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

2、 要表达该特殊行为给教师的真实或具体的影响 案例

3、叙述出教师因受这些实质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感受 案例

三、“我向讯息”和积极聆听交替的使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师生沟通艺术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师生沟通艺术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87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