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马后慎微】
马后勤俭。自制袿衣。身被大练。杜渐防微。
汉明帝后马氏。伏波将军援之幼女也。年十三。选入太子宫。事皆自为。衣袿裁成。手皆瘃裂。终未与侍御私语。其防微杜渐如是。及为后。身衣大练。御者秃裙不缘。率皆羌胡倭越。未尝用旧人僮使。深疾华采。首无珍饰。后宫从化。天下法之。
吕坤曰。身为天下母。而衣大练之衣。无三味之膳。敦节俭以为天下先。非甚廉德。何能约己率人若此。刘向谓德后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诚确论也。
八、【邓后克己】
邓后却贡。禁献珍异。减撤救饥。达旦不寐。
汉和帝后邓氏。名绥。太傅禹之女孙也。克己为怀。德冠后庭。当立后时。辞让再三。是时方国贡献。竟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及为太后。水旱十载。每闻民饥。达旦不寐。躬自减撤。以救灾厄。天下复平。岁仍丰穰。
人君淫纵豪奢。多欲喜事。则赋敛日急。四海困穷。暴民强敌。乘机而起。劫掠货财。屠戮男女。江河流赤子之血。原野积征夫之骨。兵连祸结。舓稷遂亡。人君亦何利哉。在上者能崇节俭。天下不难平矣。
九、【少君却妆】
鲍桓少君。以富嫁贫。尽返妆饰。归里事亲。
汉鲍宣继妻桓氏。字少君。宣始贫。从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少君妻之。及婚。妆资甚盛。宣不悦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少君即返其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夫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里称焉。
吕坤谓少君以富家少女。幡然甘贫妇之行。可谓勇于义矣。鲍宣甘心苦节。视势利纷华。若将浼焉。岂不介石君子乎。乃有利妇家之财。得之则喜。不得则怒。贪心不足者。视此当亦汗颜。
十、【宗母还鮓】
孟宗之母。教子清廉。封还鱼鮓。戒以避嫌。
吴孟宗母。江夏人。宗少从南阳李肃学。既长。为左将军朱据军吏。夜雨。屋漏。宗起。涕泣谢母。母曰。但当自勉。贫何足泣。据知之。使为盐池司马。宗乃结网捕鱼。作鮓奉母。母封鮓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宜深戒之。
吕坤谓世岂有母廉而子贪者乎。至于贫何足泣四字。此英雄豪杰所不能道者。至封鮓还遗。与陶侃母事同一辙。善于教子。三迁之后。又得一孟母。岂不贤哉。
十一、【隐妻助廉】
吴隐之妻。勤苦自持。身膺命妇。浣衣缝之。
晋吴隐之、自幼清介。有孝行。及为官。妻纺织以供朝夕。负薪为炊。冬月无被。以草荐自裹。当浣衣。被其絮。晒干。复缝之。勤苦同于士庶。或谓其太过。妇曰。吾夫居官廉洁。所得俸钱。赡族济民。需用甚巨。吾特以勤苦助其廉耳。
居官廉洁。食用非轻。安有余资以赡族济民。今隐之妻勤俭劳苦如是。俾夫得以俸钱分润于人。终身清介。无内顾忧。史称其嫁女卖犬。远近播为美谈。若隐之妻者。诚不愧贤内助矣。
十二、【若昭高洁】
唐宋若昭。慧美能文。尚志不嫁。高洁冠群。
唐宋廷芬女若昭。姊妹五人。皆慧美能文。承先世之学。尚志不嫁。若昭性高洁。文学尤华美。姊若莘著女论语。属藁未定。若昭为述成之。德宗召试。皆称旨。俱留宫中为女学士。若莘卒。穆宗使综其任。后妃诸王公主。皆师事之。号曰先生。及卒。赠梁国夫人。
案若昭姊若莘。妹若伦若宪若荀。五人既同时为女学士。父亦被擢为习艺馆内教。朝野荣之。若昭性尤高洁。帝后咸敬之。夫以女子而能传家学。显亲扬名。久历官职。恩遇独隆。诚可谓超今迈古已。
十三、【柳韩和丸】
柳韩夫人。绫罗不御。归乘竹兜。丸熊远虑。
唐节度使柳公绰妻韩氏。相国休之孙女也。治家严肃俭约。为缙绅家模范。归柳氏三年。未尝露齿。斥绫罗锦绣不御。每归觐。乘竹兜。二子青衣步屣以随。尝以苦参黄连熊胆为丸。赐诸子。每夜读、含之。以资勤苦。子仲郢。仕至尚书仆舐。孙玭、御史大夫。
吕坤谓相国孙女。节度夫人。金舆绣服。本不为侈。而乃俭素自持。言笑不苟。其家法可知矣。近世妇女。罗珠刺绣。满箧充奁。月异日新。互羡争学。德不如人。而衣饰是尚。家不能治。而容冶相先。何哉。
十四、【赵女覆浆】
唐赵氏女。偕嫂避兵。勺水不苟。浆沟留名。
唐赵氏女。莱芜人。唐末兵乱。偕其嫂出外避兵。时天气亢旱。姑嫂二人。行路既久。焦渴难堪。有男子见而怜之。馈以浆水。嫂饮之。女不肯饮。覆诸地。遂渴死。后其地有沟水出。如白浆。因名沟曰浆水沟。上建祠塔。以祀女焉。
古今廉女。未有如赵女之勺水不苟者。况在长途逃难中耶。精灵不散。竟有出浆水之沟。使从此无过其地而渴死者。烈哉赵女。可与露筋女并称不朽矣。
十五、【吴王洁己】
吴与之母。教子事君。躬自纫缉。以励清勤。
宋吴与母王氏。漳浦人也。与为怀安县令。王氏就养官舍。日事纫缉。昼夜勤劳。未尝稍逸。自与初官时。王氏即戒以事君临民大节。令其洁己奉公。慎无贪躁。以累清名。故后与所至。均以清勤著称。皆母氏之教有以致之也。
妇女廉者希。廉而能教者更希。吴与母之勤苦自持。且命子奉公洁己。并告以事君临民大节。史称与之清勤。皆得自母教。廉女之有关于家国身名者如此。凡为女子。曷不鉴而法之。
十六、【曹女却赙】
曹修古女。葬父无资。宾佐赠赙。请母却之。
宋曹修古、知兴化军。卒于官。贫不能归葬。宾佐赠钱五十万。其女泣白母曰。我先人在。未尝受宾佐馈遗。奈何以赙钱累其身后。母从而却之。宾佐请留备女奁。女曰。因父丧以自利。而谓我为之乎。尽却不受。宾佐皆叹息而去。
吕坤谓父之廉见信于女。而其女亦爱父以德。宁不能归葬。而却宾佐之赠。此岂世俗所能及哉。礼、丧有赙。孔孟所不废。吾未见女子之狷介如是者。至宾佐请留备女奁。其意诚善。然不知女也甚矣。
十七、【蔡氏止盗】
蔡氏之夫。得财非义。竭力拒之。散其同类。
宋蔡氏、生长田家。其夫某、日与恶少游。蔡谏不听。未几、携财帛归。蔡拒之曰。不止。我当白之官。夫与众约。潜背蔡去。蔡追呼不能止。乃扬言欲告乡里。众始散。夫怒。屡殴蔡。蔡持益坚。他日、众皆败。其夫以被止获免。遂感悟改行。
丈夫贪不义之财。犯罪罹祸。多半由妇人致之。试观蔡氏谏夫不听。则拒之追之。扬言以散之。屡遭殴辱。持之益坚。卒能感悟其夫。改行为善。氏诚保家之妇哉。
十八、【郑钱谢姊】
宋郑钱氏。夫贫难行。不受姊赠。全夫清名。
宋郑绛妻钱氏。广陵王元之女孙也。幼秀悟。绛母性严。钱氏侍起居弥谨。每遇绛母有疾。夜辄不解衣带。用心奉事。历久不渝。绛贫。赴陕右官。不能具行装。钱姊自京师持金币来赠。钱氏谢之曰。身受姊赐。固可。何以全吾夫之廉乎。
钱氏可谓女孝廉矣。久侍姑疾。衣带不解。良人赴任。行装莫具。其姊持金币来赠。恐伤夫之廉。谢而不受。则其平居日用之间。处处相夫以道。可以想见矣。
十九、【姚杨返贿】
元姚杨氏。夫劾平章。返贿不受。廉德益彰。
元姚天福妻杨氏。性廉洁。天福为监察御史。家中仅粝米数升。后为按察使。劾平章阿里海牙。阿里海牙使人赍金器遗杨氏。杨召宪吏至家。使以所遗器送宪司。曰、吾夫劾平章。何以是贿吾。吾岂受贿者。会阿里海牙以入朝诣台。见之。叹曰。岂惟夫廉。其妻亦廉。
天福初劾阿合马。阿合马缚天福。欲害之。杨氏诣台。言权臣奸杀御史。台官不言。宪纲何在。台官感其言。纠众上书。天福得出。后劾平章。杨氏送其所遗之器于宪司。使被劾者叹服。益足以彰廉德矣。
二十、【罗李清介】
李氏夫贵。马矢为炊。或献金器。痛恨绝之。
明罗双泉之室李氏。清介相夫。双泉为兵曹时。李独拥户。炊马矢。食脱粟稷菽。及双泉在镇江。李携女奴往后圃。掘野蔬食之。尝从僚妇饮。人皆冠珠翠明珰。钏金累然。李已再受封。至不再具冠。衣故贫时衣以往。后有女侩私献金器。李痛绝之曰。尔不知吾夫耶。
双泉之妻。初本宦家之女。继又为宦家之妇。乃能贵而不骄。一生清介。令人起敬。世有丰衣美食。贪嗜金珠。私受贿赂。败夫清操者。其视李氏。贤不肖为何如耶。
二十一、【温常还遗】
常氏拾金。秘藏不露。得主即还。封识如故。
明温润妻常氏。汉阴人也。正德间。有谢姓者。因差而鬻其产。得二十金。为酒所困。解金于空园中而去。常氏偶入园。拾得之。秘不告人。以待来者。及谢酒醒。还至园中。求金不获。几欲自尽。常氏亟取金与之。封识如故。谢感泣谢之。
拾金不言。防人冒领。智也。亟还失主。免其自尽。仁也。封识如故。不为苟得。礼也。亦义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特为利欲汩之耳。人能清廉。一举而仁义礼智。俱形于外。贤哉常氏也。
二十二、【丁香殓银】
丁香主死。付银使逃。仍臵棺内。不受分毫。
明王瓒之婢丁氏。名香。陕西盩厔人也。时盗贼蜂起。不克安居。乃随瓒出外避难。贼将近。瓒乃以银付丁香。令其独自逃去。厥后瓒被贼焚死。丁香负其尸而归。以瓒生前所付之银。臵其棺中。殓而葬之。分文不取。
丁氏随主避难。主人自知不免。付银使逃。香既负尸以归。殓而葬之矣。则以其余资自给。亦谁得而议其非耶。乃以所付之银。臵主棺中。诚廉而不忘主者矣。
二十三、【彭陈辞姻】
陈氏有子。巨商爱之。欲纳为婿。婉言以辞。
明彭鹤祯妻陈氏。番禺人也。蚤寡。抚孤守节。教子以义方。故其子亦贤能而尚德行。有巨商欲以数千金。纳其子为婿。陈氏辞之。或劝曰。与为婿。当久享丰厚。孰若恒居俭约耶。陈氏曰。骤得财者不祥。且娶妇应论德。奚以财为。终力拒之。
贫人娶富女。苟非其子有德。新妇知礼。鲜不以骄侈、开罪于舅姑妯娌。陈氏知不劳而获。理难安享。故以论德不论财拒之。其卓识清德。均足以为后世法。
二十四、【玉卿耿介】
明蔡玉卿。慧质冰心。助夫耿介。善却赠金。
明蔡玉卿、为黄道周继妻。道周系狱。蔡遗书规之曰。君耿介之志。不可以小挫自隳。无一语及私。明亡。道周将自引决。遗书与别。蔡复书慰勉。自任身后之责。漳城破。寇知为黄夫人。奉二百金为朝夕资。蔡却之曰。得出严城。受赐多矣。不敢重叨金也。寇乃送之出。
蔡氏本善书。其书臵道周书中。人莫能辨。从道周北行时。途中日临卫夫人帖一帙。人争以匹锦易之。观其两遗夫书。有士君子之风。寇钦其清节。奉金以献。婉言却之。而出城远避。其才德自不可及。
《德育课本》二集第四册 耻篇
一、【邱妻舍生】
邱子之妻。以夫不义。蒙耻偷生。宁死无愧。
周戎灭盖。邱子殉君自杀。人救之。不得死。既归。妻曰。国灭君死。子何独生。邱子曰。吾非爱身。恐犯戎令。诛及妻子耳。妻曰。妻子、私爱也。事君、公义也。今子以妻妾之故。失人臣之节。无事君之礼。偷生苟活。妾犹耻之。况于子乎。吾不能与子蒙耻而生焉。遂自杀。
吕坤曰。慷慨杀身。此烈丈夫所难。邱子之妻。责夫不死。而自杀以先之。岂不烈哉。嗟夫。一死之轻。将何不轻。士君子既不能以义轻身。而又弃义为此身计。何颜读此传哉。
二、【惠妻疑渎】
柳下惠妻。恐其近耻。无乃渎乎。以问夫子。
周鲁展禽、居柳下。仕鲁。三黜不去。妻曰。无乃渎乎。君子有二耻。国无道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今当乱世。三黜不去。亦近耻乎。禽曰。悠悠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且彼为彼。我为我。虽裸裎焉能浼我。及卒。妻诔之曰。夫子之谥。宜为惠兮。门人从之。
吕坤谓士君子之行。孚朝着易。孚闺门难。妇人于夫。知其内行易。知其外行难。柳下夫妇。可谓两贤矣。丈夫平生。不为妇人所知。其人品可概见。相与终身。而不知夫子为何如人。其妇人亦可知矣。
三、【莱妻羞伍】
老莱子妻。不容再虑。夫欲为官。投畚而去。
周楚老莱子、逃世。楚王亲造门。请其守政。莱诺。王去。其妻戴畚挟薪归。曰、何车迹之多也。莱曰。楚王使我守政。已许之矣。妻曰。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投其畚而去。莱曰。子还。容再虑。妻行不顾。至江南止。莱乃随其妻而居焉。
男子志在四方。仕隐均无不可。乃以楚王之尊。亲造老莱之门。请其守政。莱许之。亦常情耳。而其妻羞与为伍。投畚而去。毅然不顾。其节操为何如耶。录之以愧妇女之怀虚荣心者。
四、【胡妻耻见】
鲁秋胡妇。出外采桑。耻夫淫泆。投河而亡。
周鲁秋胡、娶妇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见采桑妇。悦之。下车。诱以金。妇不顾。秋胡至家。奉金遗母。唤妇至。即向采桑者。惭甚。妇曰。悦妇予金。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孝义并亡。妾耻见之。遂出。投河死。
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秋胡之妻。一采桑妇人耳。前后之言。何等正大。乃耻夫无义。投河以死。千古传为奇闻。而胡之不孝不义。至今犹为人唾骂焉。
五、【鲍妇女宗】
宋鲍苏妻。其夫另娶。不听姒言。事姑如故。
周宋鲍苏妻。养姑甚谨。鲍苏仕卫而娶外妻。妇事姑甚谨。因往来人问候其夫。遗外妻甚厚。其姒曰。可以去矣。妇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精酒食以事舅姑。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忌夫所爱。是谓贪淫。妇德之耻也。不听姒言。事姑愈谨。宋公表其闾曰女宗。
吕坤曰。女无美恶。入宫见妒。此妇人常性也。女宗于夫之外妻。非但不妒。又厚遇之。以是相与。而夫不感其贤。妾不乐其德。以酿一家之和气者。未之有也。可为妇人之法。
六、【节姑赴火】
梁有节姑。其室失火。兄子被焚。生存不可。
周节姑、梁之妇人也。其室失火。兄子与己子俱在内。欲取兄子。辄得己子。独不得兄子。火盛。不能复入。妇将自赴火。其邻人止之。妇曰。将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吾欲复投吾子。为失母之恩。吾势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
节姑本欲取兄之子。仓卒之间。误得己子。此邻人所以止之也。然得己之子。失兄之子。诚无可自明。节姑耻之。投火以死。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足以愧世之爱己子而不顾其姪者。
七、【乳母愧逆】
魏节乳母。护主忠忱。耻行逆乱。不羡千金。
周秦灭魏。杀魏王瑕及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曰。得之者赏千镒。匿之者夷三族。节乳母偕公子逃。故臣劝乳母言之。乳母曰。见利反上。逆也。畏死弃义。乱也。行逆乱以求利。是无耻也。吾何面目而生耶。秦军追见。争舐之。乳母以身蔽。着数十矢。与公子俱死。
节乳母知逆乱之可耻。不贪重赏。不畏极刑。惟以保全公子为志。而魏之故臣。恬不知耻。及乳母明言之。非惟不感悟。反以告秦军。是真寸磔不足蔽其辜矣。
八、【班昭女诫】
汉室班昭。常惧黜辱。赐号大家。宫中教督。
汉班昭、曹世叔妻。徐令彪女也。早寡。有节行法度。长兄固著汉书未竟。和帝诏昭踵成之。后数召入宫。邓后及诸贵人。皆师事焉。号曰大家。尝言归曹四十余载。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贻父母之羞。益中外之累。又惧诸女失容他门。取辱宗族。因作女诫七篇。
曹大家博学多才。高行厚德。犹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贻父母羞。又恐诸女失容取辱。此君子之行也。女诫七篇。尤为不朽之名言。为妇女者宜取法焉。
九、【谧婶惭泣】
皇甫任氏。继谧为子。若不显扬。惭见伯姒。
晋皇甫谧叔母任氏。无子。立夫兄子谧为嗣。谧年二十。不好学。尝得瓜果进任氏。任氏曰。三牲之养。未足为孝。显亲扬名。孝之大者。吾家世凋零。子复不好学。何以慰先人之望。吾死。惭见伯姒于地下矣。因对之涕泣。谧亦感泣就学。卒成大儒。号玄晏先生。
任氏教嗣子。因势利导。剀切动人。惭见伯姒一言。且垂涕泣而道之。故谧亦感泣就学。卒成大儒。夫以玄晏先生之材质。尚赖叔母之教导。世之为母者。可以鉴矣。
十、【广女击芳】
王广之女。暗室击芳。以塞大耻。自刎而亡。
晋北汉王广为扬州刺史。蛮帅梅芳陷扬州。杀广。其女年十五。芳纳之。女于暗室击芳。不中。芳怒曰。何为反。女曰。蛮畜、我诛父贼。父仇不同天。母仇不同地。吾所以不即死者。欲诛汝耳。所恨不得枭汝首于通衢。以塞大耻。遂自刎。
广女以父仇为重。忍死图报。击而不中。自刎以死。荆卿所以抱恨无穷也。观其临死之言。犹以不即死为大耻。其志亦可哀已。世有智不能谋。勇不能死。忘耻事仇者。读此传能无愧死。
十一、【崔卢仕训】
崔母卢氏。训子官箴。轻裘肥马。内愧于心。
唐崔玄暐母卢氏。有贤操。尝诫子曰。吾闻从宦者。有人言其贫无以自存。是好消息。若资财充足。裘马轻肥。是恶消息。苟以禄廪奉亲、则可。不然、何异盗乎。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汝为吏、若不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宜识吾言。故玄暐以清白名。
世之仕宦。每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此廉耻所以道丧也。崔氏教子明切。玄暐亦能恪守母诫。故自通籍至同平章事。皆以清谨称。录之以为仕训。
十二、【李郑责子】
唐李郑氏。庭责甚周。若负天子。母亦含羞。
唐李景让为浙西观察使。尝怒杀牙将。众大哗。其母郑氏召景让庭责之。曰、尔镇抚一方。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垂老之母。含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将吏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许之。一军遂定。
郑氏治家教子。素称贤明。当景让杀牙将时。军中谋变。势甚危急。母乃召子庭责。落落数言。弭患于未形。是岂寻常男子所能哉。有母若此。宜三子之皆为名士也。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二集(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