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衡量标准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表现为激励预期目标效果是代理人减少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更好地为委托人利益服务。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企业股价的变化、企业价值的变化来推测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即以经营绩效与薪酬的相关性来衡量其激励是否有效。企业价值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来判断,即净资产收益率或总资产收益率,或者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判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参考文献:
[1]甘华鸣.人事管理速成[M].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石含英,王荣祯.世界管理经典著作精选[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3]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麦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控制,中文原载[5]詹森,
陈郁编《所有权、控制与激励—[M].上海三联书店,1998.——代理经济学文选》
[6]董志强.延期报酬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经济管理[J].2001(18).[7]姚先国,方阳春.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8]曾湘泉.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2005.
47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薪酬激励的作用机理及效果判断(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