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二 轮复习
哲学基础知识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014-03-02
《生活与哲学 》 【全书基本知识结构】1、前言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1-3课)
(1)什么是哲学?1 (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什么? 2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3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4-10课)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4-5课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7-10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6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1)社会历史观
(2)价值观
(3)人生观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思考:哲学基本派别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等同 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 二是意识能否反映物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意识对物质具 有巨大的反作用,但意识的反作用再大,也要受物 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 阵 本 内部派别 营 观 点 物 质 决 定 意 识
主要区别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 木、水、火、土、风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 动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在唯物辩证 的基础上把自然观和历史观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 义 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唯 物 主 义
阵 营
基 本 观 点
内部派别
主要区别
唯 心 主 义
意 识 决 定 物 质
主观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 、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 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 赖于人的精神 把客观精神(上帝、神仙、天 命、佛、理、理念、绝对精 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客观唯心 主义
【唯物论认识论专题网络】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目的性和 计划性生理机能
相对静止 客观性和 普遍性
二、 唯物论的三大原理:1、规律的
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②方法论: A. 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自觉地按客 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在B.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注意:这一原理一定注意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规律具 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二是人可以 认识和利用规律。
2、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A.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 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B.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判断: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互制约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方法技巧】辩证唯物论主观题关键词识别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认识和利用规律, 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 在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时,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 律),受到规律的惩罚 A. 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 B. 办事情要实事求是 C. 过度, 急功近利, 滥……致使…… D. 符合、遵循……取得成功 E. 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 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 ╱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可把它分解成两个子原理来掌握。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 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 界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发展,要求我们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注意: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此部分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单独考查意识的作用。此部分一定注意从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两个角度来分析。
【方法技巧】辩证唯物论
主观题关键词识别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A. 根据……情况(或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 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战略 B. 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战略是由……客观情况决定 C. 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 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A. 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 取得成功或失败 B. 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 如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 体系、生态价值观 C. 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 D. 弘扬……精神, 如爱国主义精神 E. 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 F. 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把握唯物论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 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 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 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 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 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2014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