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改变命运,从心开始。 1 / 6 (一)《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
4、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空乏其身, 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三)《论语》三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愠,生气的意思,与心情有关,所以“忄”旁。)
(四)《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