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初探 作者:刘柯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6期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现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高度城市化进程的阶段,交通网络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快速、绿色的公共交通系统.必将成为我国城市未来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轨道交通上来,相关配套设施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较短,经验比较缺乏。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基本标准,当线路超过20 km时,原则上一条线路须设置“一段一场”(一个车辆段、一个停车场),以保证车辆的正常维修和停放。这样,客观上形成了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以下同)用地控制范围较大的局面,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地铁车辆段作为全线车辆运营、检修场所,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一般位于城市近郊,地铁开通运营后交通非常方便,因此,物业开发潜力巨大。香港地铁九龙湾车厂在其检修库、运用库及停车库上面建设高层住宅楼及与之配套的道路停车场等,进行大规模的物业开发,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香港地铁的经验,进行地铁上盖建筑的物业开发,不仅可以协调车辆段与周边用地的关系,减少车辆段对城市的分割作用,而且可以盘活周边地块,带来巨大商机。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着持续发展、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被再次提上议程,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纷纷开始尝试对地铁相关土地进行综合物业开发。
2.一体化开发模式
车辆段上盖物业并与周边土地实现一体化开发这种模式,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整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城市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布局,改善了城市近郊环境,提高了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政府获得预期以外的土地出让和地产建设收益,特别是当前政府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利用车辆段上盖平台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和出行问题,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这些城市的开发模式为契机,以此来探讨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与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模式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是根据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是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建设与运营,遵循一体策划、统一规划、整体建设的开发思路,对车辆段上部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土地加以利用,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一体化开发建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初探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