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讲义
,把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计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到了空间分析上来。20世纪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了起来,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空间两大部分。
4.1970年以来
地理学的新思潮层出不穷,而且在城市地理学中都有最充分的反映,先后形成了区位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流派。
(三)熟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976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地理研究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城市化1-2
二、城市化
(一)掌握城市化的原理
1.城市化的概念
概括地讲,城市化的概念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2.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诺瑟姆(RayMNortham)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1)以城乡人口迁移为特征的“推拉说”
(2)以社会(包括政策)的干预和调控为特征的系统分析模式
(3)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3.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二)熟悉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大城市在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形成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伴随大城市化的趋势,人口和财富
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不仅使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大城市、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叫做大都市带。这一概念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n)在研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讲义 - 注册规划师 - 都市世界论坛 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城镇化2(2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