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4期第30卷总566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
No.4,2009Vol.30
GeneralNo.566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回眸与展望
董大奎
(同济大学,上海200070)
摘要过去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
院校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改进的问题。新一轮评估将基于《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基础之上,改革评估模式和方法;应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方针、贯彻文件、注重内涵,逐步形成国家政策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为主体、专家与用人单位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数据采集平台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09)04-0009-04
中图分类号
国家教育部印发教高[2008]5号文,颁布新的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新老方案交替过渡时期,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一轮的评估工作,明确未来评估工作发展方向,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年,院校数已增加至908所,当年招生数达200万人,在校人数增至48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引起社会各界对其办学质量、人才规格和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普遍关心,同样,无论对高职院校还是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都面临如何办好高职教育,如何规范学校办学的紧迫任务。
对此,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在世纪之交就组织一批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历经数年,制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于2003年在全国选择26所学校进行评估试点。总结经验后,于2004年正式颁布《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三个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五年内完成对本地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一轮评估。评估的整体目标明确:通过评估能更好地加强和改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有效地把握发展方向;通过评估促使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人
一、评估启动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
需要,近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高等
实现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大众化的标志。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培养的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具体数字
1998年我国有高职高专院校432所,来看,当年招生43万人,在校学生数117万人;至评估开始的2003
2008-12-02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董大奎(1950-
),男,浙江绍兴人,同济大学教授,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研究
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9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回眸与展望_董大奎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