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探索_高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粉萌心愿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35卷第22期(2015年)第16-20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

Vol.35No.22(2015)P16-P20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探索*

■高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京津冀教育领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协调发展机摘要:

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区域顶层设计缺失,各地发展定位不明确;其次是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教育资源过度集中,高等教育定位趋同。然而,政府的关注、学校发展空间的拓展、各地教育资源的互补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又为京津冀教育带来了强大的合作动力。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应建立多方协调的三级运作体系,建立高端引导的现代治理机制,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发展方式。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协作机制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5)22-0016-05

负责教育资源的整体运作。

二是由于中央资源过度集中,北京市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北京市六城区内集中了全市60%以上的人口和75%的国民生产总值;新城区综合功能尚显不足,产业与居住脱节状况比较普遍;中心城区经济功能强化,就业人口和建设容量增加,而居住功能外迁,加剧了职住分离和交通拥堵现象。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区四环以内,减去道路、基础设施、公园、学校等用地后,其余一半以上都和中央职能有关。资源的过度集中不利于区域间资源要素的共享。

(二)各地发展定位不明确,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一是京津发展定位重合造成了“双引擎”式竞争。由于历史原因,京津地位并驾齐驱,都在争夺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因此,它们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博弈,竞争多于合作。同时,政府参与竞争,形成行政主导型经济,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产业调整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的界限。这种模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其他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发挥作用,区域困局积重难返。

二是北京市承担着独特的城市职责,存在自身发展与政治约束的矛盾。首先,北京既要秉承“四个服务”的原则,聚集各种要素资源,又同样具有自身经济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京津

冀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交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京津冀地区备受关注的新时期,区域分工体系尚未形成,一系列领域内的协作尚未成熟。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教育作为协作领域之一,其功能定位尚不明确,各地间教育资源要素尚不能自由流动,影响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的部署下,系统梳理教育内部及教育以外的各种影响因素,科学谋划区域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提升区域教育的协作能力,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区域顶层设计缺失,地区间发展无序(一

一是京津冀地区缺乏整体规划,国家层面的推动力不足。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至今正式规划仍未出台。国家层面的推动力不足、各地行政壁垒仍然存在、社会经济发展各自为政是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京津冀教育协作规划还是空白,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既没有顶层的战略规划,也没有成立专门机构

AAA1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育政策研究。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机制研究》(课题编号:*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优先关注)

兵(1983-),女,内蒙古赤峰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规划与区域教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探索_高兵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探索_高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75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紫金矿业半年报
下一篇:橱柜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