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月下无痕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傅 聪

来源:《视野》2004年第04期

不忍卒读话家书

〖钢琴音乐,旁白〗“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每天清晨六、七点就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了什么。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该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身上得到的少,尤其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刚才电视画面上这段非常深情的家书是父亲写给我的。我记得,那是我在波兰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回国,大概是1956年吧。那些日子跟家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跟我爸爸简直就是促膝长谈,每晚都有各种各样的题材,谈也谈不完。

十三岁以前,我在上海。此后到十七岁在昆明,三年多浪子生涯——一个人在昆明。我从昆明回到上海,才真的下定决心学音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和父亲有了一定的朋友关系。与父亲的这种朋友关系倒不是从国外回来才有的,或者说出国以后就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那是一个逐渐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说,我是属于那种早熟的类型。

当然我出国以后思想的进展变化比较多,自信心也比较多一点,现在回想起来,1956年回家时跟我爸爸聊天的时候,那种特别的感觉就是父亲和儿子真的变成了朋友,父亲就对我说的很多话都会肃然起敬,我说的东西、讲的道理,他觉得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他来讲,不是父亲和儿子的问题,而是学问的问题,在学问方面他是绝对谦虚的。

有人问我关于家书对我的影响,或者现在我有什么体会。凭良心说,我很少看家书。为什么呢?不忍卒读。我一翻家书就泪如雨下,整天不能自持,一天都若有所失,很难再工作。事实上家书里说的话都已经在我的心里头了,很深很深。而我自己说出的话、我写给父亲的信,就像我爸爸在写给我的家书里说的那样,好像他自己写的似的。

音乐的造化

父亲寄给我一本黄宾虹的《画论》,他说,《画论》里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深刻领会的,和音乐是相通的。我以前也有所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悟越深刻。我举个例子吧——在世界各国讲学的时候我都举这个例子——黄宾虹说:师古人,师造化,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就是在这儿讲学之前,我又翻了一下,发现还有更妙的句子:师今人,师造化。他用庄生梦蝶作了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80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