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详解(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你是今生的唯一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解析: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四个思考方向:一看表达方式,如果一个段落里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一般来说,议论的句子可能就是该段落的主要内容;二看段内文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总说或总结的句子自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是较长的段落,再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归纳各层次的要点即可;还可以把该段落放在全文中观察,特别是观察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许上文的结尾或下文的起首归纳了该段的主要内容。如果纯属叙事、说明、抒情的段落,其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当别论。

第②段是一个议论性段落,一共四句。第①句是引论,第②句提出观点,③④句分论,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合、宣纸等方面分论为什么“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第①段的最后一句对本段的内容也有提示作用。

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3分)

解析:本题貌似考查引证的作用,实质上还得研究段落内部的结构。不过,该段的中心句位于段中两个层次之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这是两个分论点的共同指向。当然,从文脉上分析,也可以把这一句看作既结上又领下的过渡句,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本段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来。两个分论点分别是:“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再考虑论证方法,懂得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见解的,答案就豁然开朗了。需要做的还有归纳、概括,不要照抄原文。

答案: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解析:从“不仅由于”来看,第④段显然是个过渡段。前三段是从笔墨的物质构成要素特别是“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这个角度阐述其艺术魅力的形成,所以,确实是“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从表达效果上来说,“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A项错在“对艺术的赞美之情”,应为“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之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201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详解(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详解(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81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