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分支风阻增大时,包含该分支的所有通路上的其它分支的风量减小,风压亦减小;与该分支并联的通路上的分支的风量增大,风压亦增大;当风阻减小时与此相反
对于一进一出的子网络,若外部分支调阻引起其流入(流出)风量变化,其内部各分支的风量变化趋势相同。
矿井总风量的调节方法有:1)改变主要通风机工作特性。2)改变矿井总风阻。 局部风量调节方法:增阻法、减阻法及辅助通风机调节法。
增阻调节法的主要措施:(1)调节风窗 (2)临时风帘 (3)空气幕调节装置等。
增阻调节法是一种耗能调节法,会使整个矿井的总风量减少,是由于其风量增加的巷道的增量没有风量减小的巷道的减小量还小。为了使风量不变,则调节风阻特性曲线。 增阻调节的分析:
1) 增阻调节使风网总风阻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不到风量调节的预期效果。
2) 总风量的减少值与主要通风机性能曲线的陡缓有关。
3) 增阻调节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这范围可能达不到调节的目的。
增阻调节的使用条件:增阻分支风量有富裕。
增阻调节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优点:简便、易行、见效快。
缺点:使矿井的总风阻增加,总风量减少。
第六章 局部通风
利用局部通风机做动力,通过风筒导风的通风方法称为局部通风机通风。
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井下独头巷道进行通风的方法称为局部通风 向井下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按通风动力形式不同,可分为局部通风机通风、矿井全风压通风和引射器通风。
局部通风机通风其工作方式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
压入式通风的技术要求:
(1)Q局<Q巷,避免产生循环风;
(2)局扇入口与掘进巷道距离大于10m;
(3)风筒出口至工作面距离小于Ls。
压入式通风的技术特点:
(1)局扇及电器设备布置在新鲜风流中;
(2)有效射程远,工作面风速大,排烟效果好;
(3)可使用柔性风筒,使用方便;
(4)由于P内>P外,风筒漏风对巷道排污有一定作用。
从风筒出口至射流反向的最远距离称有效射程。
有效吸程:风筒吸口吸入空气的作用范围。
抽出式通风的特点:
(1)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入工作面,劳动条件好;
(2)污风通过风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以及考题(11)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